摘要:我不是一个跑者,年轻时偶尔打打蓝球、乒乓球或羽毛球。现在,唯一做的运动,只是在傍晚时在古城墙下散散步步。不过,我却与“荆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不是一个跑者,年轻时偶尔打打蓝球、乒乓球或羽毛球。现在,唯一做的运动,只是在傍晚时在古城墙下散散步步。不过,我却与“荆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参与,是在荆州电视台的直播间里,看“荆马”,谈“荆马”。当然,作为体育运动的门外汉,更多的则是随着运动员的奔跑,从赛道延伸到荆州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2017年,首届“荆州国际马拉松”赛举行时,我第一次参与了直播。随后,又在2018和2019两次加盟直播团队。
后来,由于“新冠”的影响,“荆马”被迫暂停。待2023年“荆马”重新恢复之时,我已长住京城,但仍专程赶回荆州,重返荆视直播间。
从2017年起,我的身上就深深地烙上了“荆马”印记。经常有网友在“郢都故事”公众号留言中称我为“荆马先生”,向我了解当年的“荆马”赛事。
“荆马”的直播,一直是采取播音主持加赛事主持人与嘉宾主持的方式进行。
前五届,竟然只有我这个“荆州文化学者”和“荆视特约评论员”,参与了全部“荆马”的赛事直播。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似乎就是当之无愧的“荆马先生”。
因此,虽然我并没有能奔跑在“荆马”的赛道上,但我的人生之旅,却拥有了浓浓的“荆马”情结。
一届又一届“荆马”,持续不断地擦亮着荆州城市品牌,助推着荆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自己,作为一个文旅人,也在参与“荆马”中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连参与主持了五届“荆马”,我累了,观众也许产生了审美疲劳。
于是,我离开了“荆马”。
今天清晨,当“荆马”发令枪打响之时,我站在家中的阳台上,对着赛道方向大声喊道:“再见了,我的‘荆马’!”
其实,离开“荆马”直播间,并非真正离开“荆马”。
前几天,我还专门为荆州新闻网写了一篇题为《逐梦六载,跃动荆州——马拉松赋能下的城市蝶变密码》的评论文章。
今天一大早,我就站在阳台上,等待着长跑运动健儿的到来,用手机记录着跑者们奔跑的身影。
附:诗友撰写的嵌名诗与联
王祥柱
荆马直播有卫平,照人光彩赛汪云。
李佯醋意浓于晋,江汉名流聚彩屏。
严德英
荆马风流邀卫平,帅哥美女共荧屏。
郢都故事新篇续,字字玑珠家闺情。
王一举
咿?电视直播荆马赛,爽!呀!卫平客串主持人,牛。
张连玉
卫视开篇,楚韵频传英特网;
平临座客,荆风好入雅之堂。
来源:平侃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