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填补了我国民营经济领域立法的空白。这部法律的出台传递了怎样的信号?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发展空间?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填补了我国民营经济领域立法的空白。这部法律的出台传递了怎样的信号?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发展空间?
系列访谈《法律给力·民企有力》,本期推出:公平竞争破壁垒,市场准入零歧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
唐婧: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第二章是公平竞争,第二章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也就是说,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领域,任何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无论规模是大还是小,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市场,不需要额外审批。具体来看,您认为这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利好?
刘俊海:“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为了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在第二章规定了公平竞争,而公平竞争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通俗地说,“既要拍苍蝇也要打老虎”,拍苍蝇就是对于假冒伪劣、傍名牌、虚假广告、误导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零容忍。同时,也要严厉查处滥用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实施的不法行为。对于企业而言,严格恪守“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基本原则。对于法律没有规定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所有的产业,民营企业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法律允许的当然可以干,法律禁止的当然不能干,但是如果法律没有明文允许,也没有明文禁止,对于这样的产业,民营企业就可以一路畅通。
唐婧: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民营企业在一些行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未来将会更加便捷,也会更加具有主动性?
刘俊海:以前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经常反映民营企业面临各种“旋转门”“卷帘门”,还有“玻璃门”,很多地方有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另外还有一个项目是量身定制给国有企业的,包括一些建筑市场大项目,一些国企拿到项目以后,自己还不直接承担,又分包或转包给民营企业,那就造成一个问题了,民营企业拿到利润就比较少了,因为雁过拔毛,层层收取管理费,所以这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保护民营经济的公平竞争的自由和权利,真正的让国企和民企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唐婧:融资难、用地受限、人才引进壁垒等问题都是不少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而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此有针对性地作出规定:“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发展的政策。”这意味着什么?
刘俊海: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享受各类生产要素的时候,都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也就是要抛弃过去流行的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应当共同发展。过去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过一些任上的不到位的地方,有的地方提出了国进民退论,有的文件写的民进国退论,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太理性。按照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是你有我无的零和游戏,而是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的市场关系。
唐婧:近几年来当前地方保护主义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民营企业竞争的情况依然存在。对此,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对待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不得有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行为。”未来应该如何强化反行政垄断的执法威慑力?
刘俊海: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是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从现象上看,有一些招标投标,包括政府采购的项目在发标的时候,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制指标,大概只有国企能满足,比如企业设立要在40年以上,很多民营企业哪有40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就40多年的时间,很多公司实际上只存续十几、二十几年。这类量身定制的招投标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让民营企业很容易名落孙山,所以要把民营企业促进法的这条规定落到实处。我建议人民法院在遇到类似案件的时候,凡是违反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规定,限制或排除民营企业进入的这种招投标的行为一概无效,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铲除歧视民营经济的潜规则,让国企和民企公平竞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