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她度过了人生中最纠结的一个生理期。作为一个同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10天的经期长度使她的卫生巾用量超越正常女性。对她而言,卫生巾不仅是一个日用品,更是与疾病对抗的基本保障。
“陈年、黄子韬、东方甄选都声称要跨界入局卫生巾行业。大家真的知道什么事是好的卫生巾吗?”
撰文|何聆筝
编辑|翟文婷
李灿在超市的货架前站了很久。今年3.15曝光一批问题卫生巾品牌之后,她一直在研究哪个牌子的卫生巾最安全。
3月她度过了人生中最纠结的一个生理期。作为一个同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10天的经期长度使她的卫生巾用量超越正常女性。对她而言,卫生巾不仅是一个日用品,更是与疾病对抗的基本保障。
为了买到安全的卫生巾,李灿一边网上搜索,一边询问身边的朋友。大家往往会把新闻曝光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但李灿发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几乎都做不到「零曝光」。
比如以柔软透气著称的某日本品牌,虽然未被点名,但在消费者投诉中曾经出现过毛发问题;又比如主打匠心的国货,此前曾陷入篡改生产日期的争议;更别提一个广告家喻户晓的品牌,曾因荧光剂超标和活虫事件被曝光。
卫生巾的安全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品牌被曝光。今年3·15,因为回收料二次利用的曝光,大家对品牌的信任再次被轻易击碎。紧接着,凡客创始人陈年、黄子韬、东方甄选都跳出来声称要跨界入局。
无论是小米的「性价比」标签,还是黄子韬的「做透明化工厂」、东方甄选的「7个『0』添加」,本质上都是试图通过改变行业乱象建立安全标准,挽救行业声誉。
初心是好的,但大家真的知道什么是「好的卫生巾」吗?
一、卫生巾品牌选择恐惧
卫生巾可能不是好产品,但却是一门好生意。
2019年中泰证券在《卫生巾行业深度报告》中曾将卫生巾定义为「具备刚需属性的高毛利行业」。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45%-55%。头部品牌甚至可以达到60%毛利率,接近LV的68.8%。
卫生巾的生产成本较低,其中80%为原材料,至于技术研发,几乎没有。据测算,即便是包含原料、人工、制造费用在内,一片卫生巾的平均成本价仅为0.1887元,出厂零售价为0.42元。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摊薄单位成本。
而就是这样一张出厂价不到1元的产品,经过经销商的层层加价、运输、仓储等成本,最终两毛的成本,到消费者手里,价格至少已经溢价3倍以上。
卫生巾还在不断地涨价。根据Euromonitor数据,从2009年至2023年,卫生巾平均价格从0.49元/片增长到0.9元/片,以4.7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上涨。
高毛利和高溢价的背后,卫生巾的复购率同样高。
和许多女性消费品不同的是,消费者一旦找到适配自身需求的卫生巾,往往倾向于长期复购。比如李灿此前常用的品牌正是今年3.15被曝出「翻新卫生巾」的苏菲。因为「尺寸大、好吸收」,李灿已经使用苏菲三年了。而她的朋友们一旦选定某个品牌,使用时间往往也是以「年」为单位。
根据巨量算数&算数电商研究院日化消费者调研显示,女性卫生用品在抖音上的「购买-复购」平均转化率达到了73.3%。
可如此高复购率的产品,却频出安全问题。
2021年,江西一女子曝料称自己购买的卫生巾内发现针头。消息火速冲上热搜第一。之后,又被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流之中。
问题还远不止如此。荧光剂、残次品翻新、虚标长度……只需简单梳理,就能搜到与卫生巾相关的大量舆情,其中不乏头部消费品牌的身影。很多时候消费者是换了品牌,却换不了风险。
卫生巾品牌接连被爆出问题后,行业的信任感需要重建。但难的是,连续几年的塌房,在消费者心中已经产生了「选择恐惧」。
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批消费者开始转而选择医用级卫生巾。
近半年以来,拥有械字号「身份证」的医用级卫生巾逐渐从细分领域走向大众市场。据美团医药健康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卫生巾行业质量风波以来,医用级卫生巾日均搜索量激增10倍以上。
李灿便是在最近对医用级卫生巾「路转粉」。一开始是,李灿是在小红书上搜索到相关科普测评视频,在经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毅然「倒戈」。
在李灿看来,标注了「械字号」蓝色标识的医用级卫生巾,不仅价格更便宜,卫生标准也更高。完全是对消字号卫生巾的「降维打击」。
二、为什么医用级卫生巾成为新趋势?
消费者对卫生巾的需求其实并不复杂:在「安全」这个首要诉求之下,长度够用、不引起过敏或不适、价格适中,便是一张好的卫生巾。即便是像李灿一样的情况,左右也不过对吸收量有更多要求。
过去,购买医用级卫生巾的购买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产后女性、免疫力低下人群、过敏体质女性等。现在,随着卫生巾行业质量风波的频发,医用妇科护垫受到更多理性消费的年轻用户推崇。
美团医药健康数据显示,购买医用级卫生巾的用户中,25-35岁的90后占比近一半,主要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成用户占比更高。
与普通卫生巾相比,医用级卫生巾首先就赢在了起跑线。
医用级卫生巾必须通过一类医疗器械或二类医疗器械认证,需经由当地药监局备案或接受国家药监局监督检测,其生产过程更加严格,原材料也更为优质。
普通卫生巾遵循的是日常消费品标准,尤其在荧光剂及消毒级别上,而医用级卫生巾的标准会比普通卫生巾高很多。其中,一类医疗器械需实施消毒处理并符合微生物限值标准,二类医疗器械则强制要求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菌落总数不得检出」且无荧光剂残留。
总之,光是灭菌标准就高出了太多。
标准高并不意味着价格贵。美团自营大药房搜索结果显示,带有械字号标识的医用妇科护垫产品单片均价在0.7-1.5元。而普通卫生巾在经过经销商、电商平台等环节后,终端售价可达1.5-3元/片,比如安睡裤的零售价可达3.3元/片,在苏菲官网,安睡裤的价格为4-6元/片。
卫生巾是一个严重依赖渠道的生意,体现在成本结构上:毛利极高,净利只是相对高。比如龙头恒安国际毛利率虽然高达63.8%,但净利率在10%上下。
普通卫生巾品牌一方面需要给渠道丰厚的加价空间和利润,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市场保有量,需要砸下巨额营销费用。尤其头部品牌,例如百亚股份2023年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31.2%,2024年同比增长83.2%至12.26亿元,主要用于明星代言和直播电商推广。
头部卫生巾品牌毛利率尽管能达到50%,甚至60%以上,但剔除掉大把的产品研发和广告营销费用,净利润率却只徘徊在10%上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头部企业愿意铤而走险、偷工减料。
而医用级卫生巾主要在药店和品牌自营店上售卖,通过直采的线上渠道,省掉了中间商赚差价,而且也没有代言费,价格也就更便宜。
尤其是线上即时零售平台,比如美团自营大药房,联合海氏海诺、可孚、千金净雅、爱护佳四家医疗器械企业达成品牌直采合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仅如此,美团在采买入库等环节,也提出严格的核验流程标准,以及针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进一步对品控进行保障。随用随买,不需要大量囤货。
长期来看,使用卫生巾并不是一项小的开支。我们假设一位女性经期5天,平均3至4小时更换一次,那么每天需要6至8片卫生巾,一生则要用到上万片卫生巾,总花费大约为14040-31680元。
普通卫生巾市场中头部品牌形成的头部话语权,正在因质量问题、信任危机面临反噬。而伴随着医用级产品的崛起,医用级卫生巾可能成为之后女性消费的趋势。
来源:新莓day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