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1日,一份年度报告让市场炸开了锅:金龙鱼全年营收2388.66亿元,比去年少了5.03%;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下降12.14%,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后只剩9.72亿元,直接缩水26.42%。更吓人的是股价——从2021年1月最高点的1
2025年3月21日,一份年度报告让市场炸开了锅:金龙鱼全年营收2388.66亿元,比去年少了5.03%;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下降12.14%,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后只剩9.72亿元,直接缩水26.42%。更吓人的是股价——从2021年1月最高点的145.62元,一路滚到现在的31.92元,市值蒸发超过6000亿元,跌得只剩个零头。这个曾经的粮油巨头,怎么就栽得这么惨?
别看金龙鱼一年营收两千多亿,赚到手的钱比纸还薄。2024年,公司每卖100块钱货,成本就得搭进去99.9块,利润连一毛钱都挤不出来。最要命的是生产线——全国81个生产基地,榨油机器开动率只有57%,灌装车间更是冷清,三分之二的设备在吃灰。砸钱建的15个新厂子,不光没带来利润,反而倒贴1.2亿元。
为了对付大豆价格坐过山车,公司玩起了期货对冲。2024年这招倒是赚了123亿,占了总利润的七成。可这就像走钢丝——二季度豆油期货突然发疯,现货市场当场亏掉1.2亿。有股民吐槽:“这哪是卖油的?分明是炒期货的!”
去年7月,有媒体曝出运油车和化工品混装,虽然没点名金龙鱼,可消费者吓得连油瓶子都不敢碰了。监管部门立马出手,罚了18家企业,还出台了运输新规。这场风波让金龙鱼三季度销量掉了9%,仓库里的油堆到82天都卖不完。
更早前的五常大米掺假事件早就撕开了口子。检查发现,号称“五常产”的大米,本地稻谷连三成都不到。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高端油卖不动,市场份额从四成跌到不到三成,比行业平均水平还低一截。
眼看老本行要黄,金龙鱼开始病急乱投医。去年9月掏出55.69亿买下鲁花26.69%股份,两家加起来占了食用油市场45%的份额,差点触发反垄断审查。这招“抱团取暖”看着热闹,可中粮福临门还在旁边虎视眈眈,15.3%的市场也不是吃素的。
中央厨房更是个烧钱窟窿。杭州那个大厨房每天能做40吨预制菜,可去年总共才卖18亿,还不够填5亿的厂房折旧费。调味品更是惨——八年前买的“丸庄”酱油,到现在年收入还没突破3亿,连海天味业的零头都够不着。
中国人均每年吃掉25公斤油,比健康标准多出四成,市场早就撑饱了。国家还三天两头抛储平抑价格,企业想涨价?门都没有。现在流行吃健康油,山茶油、橄榄油卖得飞起,可金龙鱼研发费抠门得要死——营收的千分之一,连海天味业的零头都比不上。
线上卖货也是个坑。去年搞促销贴进去9.8亿,结果每卖100块反而亏4块。经销商现在学精了,都自己搞品牌,金龙鱼那套老办法越来越不管用。
别看跌成这熊样,金龙鱼市盈率还有69倍,比国际同行ADM高出四倍多。母公司丰益国际攥着75%的投票权,年年分红不到两成,A股股民只能干瞪眼。
供应链更是埋着雷。东南亚的棕榈油占了大头,欧盟碳关税一加,每年得多掏2亿。美国大豆价格上蹿下跳,去年光套保就亏了3.2亿。这种两头在外的买卖,现在看着就悬得慌。
31块的股价可能还没跌到底,但转机也不是没有。区块链溯源搞了32%的产品线,新出的ω-3保健油能多卖四成价钱。这6000亿的教训,说不定能砸出个新路子。
来源: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