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长城吴会肖:研发预算不设限,2026年实现L3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19:35 1

摘要:此次采访围绕长城汽车在智能化技术、智驾研发、用户体验优、全球化战略及研发投入等核心问题展开,多家媒体从行业趋势、技术突破、市场竞争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问题。

车东西

作者 | 颐圣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3月30日消息,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了包括车东西在内的媒体采访。

此次采访围绕长城汽车在智能化技术、智驾研发、用户体验优、全球化战略及研发投入等核心问题展开,多家媒体从行业趋势、技术突破、市场竞争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问题。

吴会肖在近30分钟的对话中,系统回应了与华为的合作信息、智驾技术梯队划分争议、车位到车位场景的技术实现、女性视角对智驾研发的影响、传统车企智能化标签强化路径、L3级自动驾驶及具身智能布局等热点话题。

她说,长城汽车正通过技术架构统一、用户需求导向的产品设计、全球化市场拓展及研发效率优化,推动智能化技术从“功能叠加”向“场景无缝化”跃迁,并首次透露了长城在L3级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战略进展。

以下是采访实录节选:

吴会肖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1、近期余承东与刘亦菲的合作引发关注,长城是否有计划与华为在智驾或“跨界合作”领域进一步联手?当前车企普遍标榜自身处于智驾“第一梯队”甚至“第零梯队”,您如何定义梯队标准?长城智驾处于什么位置?

吴会肖:在合作基础与方向上,长城与华为的合作并非从零开始,双方已在HiCar车载互联、海外花瓣地图导航、动力系统开发等领域建立长期协作。未来合作将聚焦智驾与智舱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如何在保证产品性价比的前提下,实现技术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智驾不仅是算法竞赛,更是成本与体验的平衡。比如,华为的感知硬件与我们自研的规控算法结合,可能为用户提供更经济的城市NOA方案。

梯队之争是技术快速迭代期的阶段性现象。当前智驾技术仍处于“神秘化”阶段,企业通过标榜梯队排名获取市场关注,但随着技术成熟,智驾将像安全带、ABS一样成为标配,届时梯队概念自然消失。

与其争论梯队,不如关注用户是否愿意为功能买单。今年哈弗枭龙Max将搭载全民化智驾功能,目标是让10万元级用户也能用上可靠的高速NOA。

2、中国道路环境复杂,如何平衡智驾技术的激进创新与用户体验的稳定性?实现车辆“全场景无缝交互”需要哪些技术支撑?

吴会肖:过去行车与泊车是两套独立系统,导致场景割裂。长城通过打通感知、决策与控制的技术栈,构建了统一的实时感知架构。

例如,在重庆直播测试中,车辆通过动态调整泊车速度(从地下车库的5km/h到开放道路的40km/h),实现了不同场景的丝滑衔接。这需要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多源数据融合,以及规控算法的自适应能力。

实时安全层,类似“爬虫脑”,负责车辆行停控制、碰撞预警等基础安全功能,响应速度需达到毫秒级;

边缘感知层,类似“边缘系统”,根据天气、路况动态调整动力输出或空调模式;

在高层理性层:基于乘客身份(如主驾、孕妇、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危险时差异化启动安全气囊。

当前各系统仍相对割裂,未来将从专有智能化(如独立智驾模块)过渡到通用化(跨系统协同),最终实现类人通才智能。

3、作为少数女性CTO之一,您认为性别差异是否影响了智驾技术的关注重点?

吴会肖:三年前首次试驾长城智驾原型车时,六岔路口是技术团队的噩梦。但我更在意用户上车后的第一感受——车辆能否清晰显示规划路径、周围障碍物识别是否准确。如果用户看不懂系统在做什么,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被接受。

Coffee OS 3座舱系统为例,交互界面需像母亲为孩子解释世界一样直观。

吴会肖说,女性更擅长捕捉细节需求。例如,魏派蓝山MPV的第三排座椅不仅支持电动调节,还可根据儿童身高自动匹配安全带高度,智驾紧急制动时,系统会优先考虑后排孕妇的舒适性,避免突兀的加速度变化。

技术不应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对每个座位、每个乘客的尊重。

4、多家车企宣布L3级自动驾驶量产时间表,长城的L3计划如何推进?长城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合作进展与应用场景是什么?

吴会肖:L3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与商业模式的挑战。长城已在制动、转向、电源等系统实现硬件冗余,并完成超500万公里仿真测试。但法规对责任划分的模糊性可能延缓商业化进程。我们正与交通部门共建测试示范区,目标是2026年前在特定高速路段实现有条件L3。

在具身智能方面,长城与宇树科技的合作聚焦两大场景,一个是工业场景,开发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搬运机器人,替代工人从事危险作业(如高温车间部件运输)。另一个则是用户场景,坦克品牌用户可通过车载电源为户外探险的机器狗充电,机器狗协助背负装备或探路。未来家庭场景中,具身机器人可能成为“移动充电宝”,与车辆形成能源互补网络。

5、如何在智能化赛道打造差异化体验?2025年研发投入是否会增加?重点倾斜哪些领域?

吴会肖:我们会通过品类创新驱动差异化,长城通过“细分场景定制”突围。例如,针对越野用户的坦克品牌提供“越野+智驾”融合功能(如沙漠地形自动胎压调节)。针对家庭用户的MPV车型,智驾系统会主动规避急加速,保证后排儿童乘坐舒适性。

同时,差异化不是功能数量的竞争,而是对用户真实痛点的精准响应。

2024年长城研发投入超92亿元,2025年将继续增加,一个是AI底层技术,包括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与车云一体算力部署。其次是全球合规验证,满足欧盟、东南亚等市场的本地化法规与用户习惯。第三个是新材料与新工艺,如一体化压铸车身降低智驾传感器安装成本。我们不以预算上限为约束,而是以“技术成果转化率”为核心指标。

来源:车东西Fas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