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修水县征村乡横坑村菌菇基地的羊肚菌迎来丰收。村民将新鲜的羊肚菌采摘打包,村干部在田间地头搭起直播间,向网友介绍羊肚菌种植过程和食用方法。
近年来
我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一起跟着记者看看吧~
✦
修水县
✦
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新华社报道:近期,修水县征村乡横坑村菌菇基地的羊肚菌迎来丰收。村民将新鲜的羊肚菌采摘打包,村干部在田间地头搭起直播间,向网友介绍羊肚菌种植过程和食用方法。
近年来,修水县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菌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
湖口县
✦
莲藕种植“莲”通致富路
央广网报道:眼下正是莲藕种植期。日前,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红星村200亩莲藕种植基地,藕塘里农户正穿着长长的防水靴,弯腰种植莲藕,现场一派繁忙的春种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流泗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
铜鼓县
✦
古桥村的“艾草致富经”
《江西日报》报道:除草、松土、施肥……3月31日,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艾草种植基地,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青翠欲滴的艾草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
“我在这里务工,每天有120元收入。”古桥村脱贫户刘成佐告诉记者,得益于村里发展艾草产业,他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加上每年土地流转、村集体分红等收入,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几年前,古桥村村民怎么也想不到,山坡上的野艾草竟能变成“致富草”。
古桥村地处山区,有519户2198人,是“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对接帮扶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帮扶团队在这里调研时发现,村里零散荒地多、生态优良,特别适合种植艾草。然而,当驻村工作队提出发展艾草产业时,不少村民直摇头:“种这玩意儿能挣钱?”
为打消顾虑,工作队带着村干部多次赴河南南阳考察,并召开“屋场夜话”与村民算经济账。最终,村里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整合256亩荒地,与铜鼓县艾佰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艾草。江西中医药大学还派出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2023年,古桥村种植的艾草迎来首季丰收——亩产500公斤,总产量200吨,产值超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万元。
尝到甜头后,古桥村不再满足于原料供应,而是瞄准深加工赛道。村里争取400余万元资金,建起2000平方米的艾草就业帮扶车间,引入艾绒提取机、艾柱生产线等设备。今年3月,古桥村艾草车间正式投产,实现了从田间艾草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生产,预计年销售额200万元,并提供30个长期就业岗位。
“以前卖原料,现在卖产品,利润翻了好几倍!”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聂跃章笑着说。更让村民自豪的是,铜鼓县热敏灸中心使用的艾条,全部来自古桥村。从田间到诊室,艾草的价值链不断延伸。
产业兴旺了,村里的民生账本也越来越厚。近年来,古桥村新建道路7公里,维修河堤300米,安装路灯29盏……村民们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舞蹈队、八段锦队纷纷组建,不少老人还学会了艾灸保健。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热敏灸体验站,让游客泡完温泉后,来村里做艾灸、吃农家菜、住民宿。”聂跃章信心满满。如今,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正沿着“艾草产业链”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