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西往北是大胡椒山、小胡椒山,再北为“三藏岩”,传说唐僧取经时曾在岩下留宿。继续北行至花秋冈,旁有莲花峰;河东是“三台岩”,六峰如三台星排列,直插云霄。
原文注释与白话译文
原文注释(标红部分为重点注释)
1. 三藏岩:位于天全州城西北,俗传为唐僧玄奘取经时宿营处,增添了佛教文化色彩。
2. 飞仙阁:悬空于悬崖之上的古阁,“蹬险难陟,下临江水”,为古代交通险道与观景胜地。
3. 龙池山:传说“渊深莫测,实龙居之”,天旱投鸭可祈雨,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想象。
4. 黄鹤山:因唐代“赤口将军跨黄鹤上升”的传说得名,瀑布、岩洞与神话结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5. 大冈山:天全州城西重要山脉,“中虚多窍”,形成独特的瀑布景观,古人认为其“中虚”与气候多雨相关。
6. 圣灯现象:悬空山(白岩)“每良夜见圣灯高悬”,可能为自然光学现象,被赋予神秘色彩。
白话译文
河西往北是大胡椒山、小胡椒山,再北为“三藏岩”,传说唐僧取经时曾在岩下留宿。继续北行至花秋冈,旁有莲花峰;河东是“三台岩”,六峰如三台星排列,直插云霄。
再北至牛井山,河东蓑衣冈进入邛州界,经乾山、铁匠山,抵达“飞仙阁”。飞仙阁悬于悬崖,蹬道险峻,下临江水,上接重霄,视野空旷而幽寂,是绝佳的游息之地。
北行至象壁山,山上石笋参差错落,又名“玉笋岩”,对河尖山绵延五十余里,云雾缭绕,林木幽深。再北为大川村,村东九尖山九峰耸列如菌菇初绽,山顶与大邑分界,又名九天山。
西北风岗、红春冈至洞峡,石壁对立如墙,中通小径三百余步,尽头有洞,水出成银杏溪。再西抵灌县界,转西为大荒山,林木梗塞,人迹罕至,土人称西南通木坪,西北接金川,广阔无垠。
州城西三里大冈山,方正如削,长二十余里,连接龙门峡,山高云绕,顶宽多窍,水落窍中形成山腰瀑布。因其“中虚”,窍中常出白云,故州治多雨。大冈南为悬空山(白岩),长二十余里,山半岩石如白粉,良夜可见“圣灯”与星月争辉,多产芝草,恍若仙境。两山夹河而立,古称“碉门”,即禁门。
大冈以西凤凰山,峰峦如凤翼舒展,北行至岩底,古关已废。西北横山有大小二章,奇石罗列,洞穴通幽。再西北龙池山,渊深莫测,天旱投鸭可祈雨;西二道峡口有“狮子岩”,蹲踞水中;头道峡口石笋高二十余丈,入峡则绝壁环绕,石乳滴露,惊涛拍岸。
凤凰山西去黄鹤山,林木深蔚,岩洞穹然,内有“凉房澳室”,阳光忽明忽灭。外有瀑布散为濂洞,传唐代赤口将军在此隐居,后跨黄鹤飞升,山名、水名皆由此来。
【爆款文章】川西秘境曝光!唐僧取经曾宿营的悬崖古阁,藏着比《西游记》更野的传说
一、三藏岩:当《西游记》撞见川西山水
在川西群峰深处,一块突兀的岩石承载着千年传说——三藏岩。当地人说,唐僧玄奘取经时曾在此歇脚,岩下至今留有“马蹄印”与“袈裟痕”。抚摸着岩壁上风化的凹痕,仿佛能看见1300年前的取经团队:白龙马的嘶鸣在山谷回荡,孙悟空的金箍棒曾轻点岩石,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印记(虽然无证可考,但这份浪漫足以让每个西游迷心跳加速)。
岩顶平台可俯瞰峡谷,夕阳为岩石镀上金边时,恍惚间似见唐僧合十诵经的剪影。更神奇的是,岩下溶洞深不可测,当地人曾在洞中发现唐代陶片,或许真的印证了“圣僧留宿”的传说。
二、飞仙阁:悬崖上的天空之城
海拔1500米的绝壁之上,飞仙阁如悬于半空的方舟。千级石阶嵌在崖壁,每一步都让人心跳加速——左侧是刀削般的石壁,右侧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江风从谷底呼啸而过,吹得衣袂翻飞。古人说“眼旷神幽”,登顶后才懂:脚下是滔滔江水,头顶是流云飞渡,远处群山如浪,自己仿佛站在天地的平衡点上。
阁内残碑记载,飞仙阁始建于宋代,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如今木梁上的彩绘虽已斑驳,但“仙人飞天”的图案仍清晰可见,让人忍不住猜想:是否真有仙人在此羽化登仙?
三、龙池山:召唤风雨的地心秘境
走进龙池山,首先被“投鸭祈雨”的传说震撼:天旱时向深潭投一只鸭子,瞬间狂风暴雨。当地人说,潭底有条巨龙,守护着这片土地。当无人机掠过湖面,才发现幽蓝的潭水中央,真的有巨大的岩石隆起,状若龙首,仿佛下一秒就会破水而出。
沿潭边小径深入,溶洞群次第展开:有的洞如“凉房澳室”,冬暖夏凉;有的洞顶钟乳石如水晶吊灯,在手电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最绝的是“日月洞”,阳光透过石隙在洞壁投下光斑,忽明忽灭,恰似道家所言“日月分精照之”。
四、黄鹤山:仙人骑鹤飞升的终极浪漫
在黄鹤山,每个角落都写满传奇:赤口将军的岩洞深达百米,内有天然石床、石案,仿佛古代隐士的修行密室;瀑布从悬崖跌落,在山风里散成“濂洞”,水雾中隐约可见“黄鹤”状的云团,让人相信“跨鹤飞升”并非传说。
当地老人说,每逢暴雨初歇,山顶会浮现“仙人乘鹤”的光影,那是赤口将军在云端俯瞰人间。而我在山腰遇见的“圣灯”奇观——幽蓝的光点在夜空中浮动,或许是磷火,或许是古人对“仙境”的浪漫诠释。
五、大冈山&悬空山:大地的呼吸与天空的诗
大冈山的“中虚多窍”是最震撼的地质课:十余处圆窍如大地的鼻孔,山风从中涌出,携带着湿润的水汽,在山腰织成瀑布群。古人说“山虚故多雨”,站在观景台,看云雾从窍中喷涌,如大地在深呼吸,瞬间理解“天人合一”的哲思。
悬空山(白岩)的“圣灯”则是天空的馈赠:良夜登临,可见幽蓝光点在岩顶浮动,与星月争辉。当地人说,这是“芝草成精”,而科学解释可能是岩石中的磷矿发光,但无论如何,这份神秘让人心生敬畏。
六、徒步指南:解锁川西秘境的正确姿势
- 经典路线:三藏岩→飞仙阁→龙池山(2天1夜,适合资深徒步者)
- 打卡亮点:
- 三藏岩:寻找“唐僧留宿”的蛛丝马迹,拍摄悬崖日落;
- 飞仙阁:挑战绝壁栈道,记录“天空之城”全景;
- 黄鹤山:探访赤口将军岩洞,偶遇“圣灯”奇观。
- 注意事项:部分路段险峻,需结伴而行;尊重当地传说,不破坏自然与文物。
结语:有些传说,让山水有了灵魂
川西的这些秘境,从不缺少震撼的自然景观,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传说赋予它们的灵魂:唐僧的袈裟曾拂过岩石,仙人的黄鹤曾掠过云端,巨龙在深潭下沉睡,圣灯为夜行者点亮前路。这些传说不是虚构,而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密码,让每座山、每条河、每个洞穴都有了温度。
当我们在三藏岩触摸历史的印记,在飞仙阁感受天地的辽阔,在黄鹤山遇见传说的浪漫,会突然明白:所谓秘境,不仅是地理的奇观,更是文明的延续。下次走进川西,不妨放慢脚步,听听山水的故事——或许,下一个传奇,就藏在某个转角的岩洞里。
来源:林徽因仰望的灵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