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清明上坟的积极意义,不要迷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7:37 1

摘要:上坟,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帝王将相的“墓祭”仪式上,这是一种贵族仪式。到了秦汉,人们开始模仿贵族的方式来纪念祖先,这就是所谓的“家祭”。至汉以来,墓地祭祀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从此,祭奠祖先、上坟扫墓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有上坟祭祖、缅怀先人的传统习俗。

今年清明节4月4日,农历乙巳(蛇)年三月初七。清明将至,不晓得哪个胡说八道“闰月双春之年清明不宜上坟”。

今年农历有两个“立春”,而且闰六月,于是,网上一些莫名堂的就开始乱说了。

小仙不迷信,但对于那些迷信的人并不指责;不过,对于那些宣扬迷信的言论,必须发声,对于迷信活动表示反对。

那么,到底上坟祭祖该不该讲究?又有何讲究?上坟原本的意义又是什么?

上坟,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帝王将相的“墓祭”仪式上,这是一种贵族仪式。到了秦汉,人们开始模仿贵族的方式来纪念祖先,这就是所谓的“家祭”。至汉以来,墓地祭祀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从此,祭奠祖先、上坟扫墓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上坟祭扫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习俗。

清明上坟祭祖,并不是祈求祖先保佑,不是迷信。是家族凝聚,是文化传承。

从家族传承角度看,清明上坟是传承家族文化、延续家族精神的重要仪式。从社会层面而言,清明上坟所倡导的孝道文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祭扫是践行孝道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永不忘根、懂得感恩、重视孝道文化的民族,有强烈的根文化。没有祖先,哪有我们?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先,哪怕是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自古以来,我们都很重视孝道,而祭祖与孝道息息相关。当整个社会都重视清明上坟这一习俗时,孝道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因此,清明上坟是一种对祖先的感恩、对逝者的尊重、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清明上坟,还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祭奠祖先,既是对祖先表示敬意,还是对生命的尊重。

所谓“闰月双春之年清明不宜上坟”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纯粹是迷信思想作祟。闰月和双春只是农历历法中的正常现象,与上坟祭扫并无关联。拨开迷信的迷雾,我们才能真切领悟这一传统习俗蕴含的积极价值。

当然,关于上坟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较好,不应该迷信于哪一天好或者哪一天不好的谬论。现代文明的现代社会,在新时代,我们应秉持理性与科学的态度,传承清明上坟这一古老习俗,让它摆脱迷信的束缚。我们不能让荒谬的迷信观念左右我们对传统习俗的坚守,更不应因迷信而放弃传承清明上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

记住先辈,缅怀先辈,铭记传统,尊重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凝聚家族力量、弘扬孝道精神。哪有什么“闰月双春之年清明不宜上坟”的迷信谬论和歪理邪说。发扬民族传统,反对迷信言论与迷信活动。

吕士攸仙

2025年4月3日 成都

来源:吕士攸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