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怎样防治效果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7:43 1

摘要:每年春夏之交,华北平原的麦田总会掀起一阵"黄色风暴"。小麦条锈病如幽灵般肆虐,一旦防治不及时,轻则减产20%,重则颗粒无收。这种由条形柄锈菌引发的病害,正随着气候变暖,呈现暴发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重的趋势。怎样防治小麦条锈病呢?

每年春夏之交,华北平原的麦田总会掀起一阵"黄色风暴"。小麦条锈病如幽灵般肆虐,一旦防治不及时,轻则减产20%,重则颗粒无收。这种由条形柄锈菌引发的病害,正随着气候变暖,呈现暴发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重的趋势。怎样防治小麦条锈病呢?

条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适应能力强,病菌的夏孢子能在零下20℃至40℃存活,借助气流实现3000公里的超远距离传播。其侵染过程堪称完美:孢子萌发6小时内即可穿透气孔,7天完成潜伏,14天产生新一代孢子。这种指数级繁殖特性,使得防治必须精准卡在"侵染窗口期"。

条锈病是一种空气传播病害,一定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防治条锈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如:郑麦379、百农4199、临麦9号等品种,也可以在麦田上风口种植50米宽的油菜隔离带,可截留80%的病原孢子。

2、生态调控,在小麦播种前,每亩增施腐熟牛粪3吨,可使土壤放线菌数量提升5倍。这些"天然卫士"能分泌抗锈菌物质,杀灭土壤中的越冬孢子,形成生物防护屏障。

3、药剂防治,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条锈病的高发期,当病叶率达0.5%时,就要立即用药。每亩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60毫升,或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防效达92%。

最近,中国农科院研发的纳米缓释药剂,单次施用持效期延长至45天。山东德州试验,配合抗病品种和精准施药技术,对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成本降低37%,亩产增加68公斤。

来源:饶秀荣乡村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