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乌蒙山深处的会泽县雨碌乡长菁村,海拔2400米的云端之上,一幅火热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这里年均气温11.1℃,年降水量882毫米,昼夜温差达15℃,独特的高原气候孕育出被誉为“山地珍珠”的甲马石洋芋。这个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业,正以生态为底色、
在乌蒙山深处的会泽县雨碌乡长菁村,海拔2400米的云端之上,一幅火热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这里年均气温11.1℃,年降水量882毫米,昼夜温差达15℃,独特的高原气候孕育出被誉为“山地珍珠”的甲马石洋芋。这个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业,正以生态为底色、科技为引擎,书写着山区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一、因地制宜:长箐村的“洋芋密码”
长箐村地处雨碌乡东南部,平均海拔2400米,气候冷凉湿润,土壤富含硒元素,是优质洋芋生长的天然摇篮。当地农户素有洋芋种植传统,其中“甲马石洋芋”因表皮光滑、肉质细腻、淀粉含量高而远近闻名,曾获会泽县优质农产品称号。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洋芋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本次行动将建设500余亩核心示范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预计带动全村200余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二、科技赋能:从“传统种植”到“科学种植”
为提升洋芋附加值,本次行动引入三大创新举措。一是品种升级,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云薯505”“合作88”等高产抗病品种,搭配有机肥改良土壤,提升洋芋品质。二是技术指导,组建专业农技团队,开展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种植等培训,实现“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三是品牌建设,注册“甲马石洋芋”商标,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拓宽销路,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标杆。
三、多元联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箐村接下来将以洋芋产业为纽带,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种植,推广“洋芋+绿肥”轮作模式,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工延伸,规划建设小型淀粉加工厂,开发洋芋粉条、薯片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农旅融合,结合村域内的古驿道、梯田景观,积极规划洋芋文化体验游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挖洋芋、磨淀粉等农事活动。
从“土里刨食”到“云端掘金”,长菁村甲马石洋芋的蜕变,正是会泽县“小洋芋大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这片海拔2400米的神奇土地,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着属于高原洋芋的传奇。
通讯员:李文浩 胡万刚
来源:曲靖珠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