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888篇原创文章,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全文共3542字,配图5幅,阅读需要12分钟,2022年7月14日首发。
图1 皇家海军“冒险家”号潜艇
“冒险家”号是一艘皇家海军的V级潜艇。该艇于1942年8月开工。1943年5月下水。同年8月建成服役。这是一种小型潜艇。水面航速13节,配有一门76毫米甲板炮,以及3挺机枪。水下武器只有艇艏方向的四座鱼雷发射管。全艇官兵37人。皇家海军倾向于将这种小型潜艇部署在北海及挪威海岸。但是在投入战斗的最初一年里,“冒险家”号的运气并不好,没有多少靓眼的战绩。
1944年秋天,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再次进入昼短夜长的状态,正是潜艇活动的良机。“冒险家”号当然不会错过。但它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目标竟然会是德国潜艇U771号。后者是一艘标准的VII型潜艇,也是在1943年下半年建成服役,随后就被打发到挪威北部的基地,用于拦截同盟国通向摩尔曼斯克的商船队。
这年10月底,U771连同U295、U365、U885、U956,连续对盟军JW61船队和RA51船队展开攻击。但是战果有限。只有U997号击沉了一艘苏联驱逐舰“冷静”号。而U771颗粒无收。随后,基于上级的命令,该艇向纳尔维克驶去。
11月11日,U771号位于挪威海岸城市特洛姆索西南60海里处,从而闯入了“冒险家”号的巡逻区域。早上7点35分,“冒险家”号的瞭望哨首先发现了位于192度方位的U771。距离大约两海里。艇长劳恩德斯随即左转,同时准备发射鱼雷。很快,双方距离缩短至2000码。劳恩德斯随即下令以350英尺的间距,呈扇面将四枚鱼雷全部发射出去。定深18英尺。
英国人并没有等太久。鱼雷发射之后90秒,一声巨响传来,然后就是金属的撕裂声。又过了两分钟,再度传来一系列的小规模爆炸。据判断是潜艇蓄电池爆炸所致。至此,从发现目标到将其击沉,前后仅6分钟。U771全员阵亡。
这场战斗证明了“冒险家”号艇长吉米.劳恩德斯的能力。其数学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否则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远距离命中一艘德国潜艇。因而劳恩德斯深得上司赏识和信任,同样也受到部下的爱戴。
三个月之后的1945年2月初,“冒险家”号再次奔赴挪威海岸,展开自己的第11次战斗巡逻。情报显示,一艘德国大型潜艇正在挪威,并且准备远航日本。所以“冒险家”号此行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捕捉这艘潜艇。但这种任务还是要看运气。
图2 航行中的“冒险家”号
2月9日早上,当“冒险家”号抵达卑尔根以北的阵位时,谨慎的劳恩德斯决定关闭主动声纳。因为向潜艇周围发射声波固然可以搜索目标,同时也会暴露自己。但这也意味着他只能依靠被动的水听器侦查周围水域。而这种被动侦查设备不可能提供可用于攻击行动的精确参数。然而就是依靠水听器,“冒险家”号在9点32分发现了一艘德国潜艇。这正是他们要寻找的U864号。
该艇是一艘IXD2型潜艇。IX型本身就是德军的大型潜艇。而这种改进型又进一步提升了航程。12节水面航速下,航程可达23000海里。其它数据包括:艇长87.6米;宽7.5米;水面排水量1600吨;水下排水量1800吨;满载时达到2150吨;水面航速最高可达19.2节。但是在水下最多只有6.9节。如果以2节的速度行驶,可以连续在水下潜航120海里。该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230米。全艇可携带24枚鱼雷。但只有六个鱼雷发射管,前四后二。作为大型潜艇,它还保留了一门105毫米甲板炮。此外还少不了两门20毫米高射炮。
该艇于1942年10月15日开工。但即便是在战时状态下,工期也超过了一年,直至1943年12月才建成服役。此时大西洋上早已物是人非。随着盟军反潜技能的提升,这种老式潜艇的生存性越来越堪忧。所以建成之后的U864一直没有上前线,而是作为训练潜艇使用。直至1944年10月,该艇时来运转,受命参加“凯撒”行动,即向日本运送物资。
现存的记录显示,主要货物是61吨水银。这是日本人在1942年至43年间向意大利人下单的总量1400吨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制造炸弹引信。其它货物还包括德国最新式喷气机实物部件,以及相关的图纸资料。此外,艇上还有两名日本乘客,分别是航空燃料专家中井俊夫和鱼雷技术专家矢本忠雄。为了搭载这些货物,U864首先在基尔的船坞内做了必要的改装,特别是要加装水下通气管。这是躲避盟军反潜侦查的重要手段。
1944年12月5日,U864启航离开基尔。第一站是挪威南部的霍顿基地。潜艇将在这里从事有关水下通气管的操作实验和训练。然而训练并不顺利,导致潜艇一度搁浅,并造成一些外部损伤。于是该艇又不得不开赴卑尔根的德军潜艇掩体,以便维修损伤。
图3 U864艇员合影
一再的拖延显著增加了危险。英国人不是傻瓜。通过破译无线电情报,他们已经获悉了关于“凯撒”行动的梗概。所以当1945年1月5日U864抵达卑尔根之后,英国的“蚊”式和“兰开斯特”很快就到了。一枚重磅炸弹贯穿了德军潜艇掩体的顶盖。但躲藏其间的U864也只是受了点轻伤。维修工作又耗费了一个月。
2月6日,U864离开了卑尔根,踏上远航之路。然而没走多远,一部柴油机引擎就出现故障,噪音巨大。在上报基地之后,该艇很快接到了“返回卑尔根”的命令。上级同时允诺:“当潜艇于10日接近基地时会派遣扫雷艇提供护航。”正是这个返航的举动,最终将U864送到了“冒险家”面前。
“冒险家”号的声纳操作员最初报告称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噪音,很可能是一艘民用船舶。劳恩德斯随即下令靠近噪声源。40分钟后,“冒险家”号上浮至潜望镜深度,观察海面。而除了5000码之外的一根伸出水面的通气管以外,什么也没发现。现在形势已很明显,附近有一艘德国潜艇,必须予以攻击。但是仅依靠水听器无法提供精确的火控参数。所以接下来的45分钟里,劳恩德斯必须沉住气。他指挥“冒险家”号向北行驶,接近目标,同时耐心等待敌人浮出水面。
但是德国人也不是傻瓜。通过水听器,他们也发现了“冒险家”号的踪迹。考虑到距离得到护航还有一天的航程,眼下只能依靠自己。所以U864谨慎地躲在水下,并且走Z字形反潜路线。同时,该艇也升起了潜望镜,观察打量对手。
这时,劳恩德斯的数学才能再次充分展现。11点15分,他再次升起潜望镜,很快就发现了目标。后者在两分钟之后从“冒险家”号舰艏前方横穿而过,从其左舷进入右舷。“冒险家”号随即也跟着右转,再次将目标置于其左侧。又过了5分钟,双方潜望镜再次互视对方。
截至11点51分,“冒险家”号航向135度。航速3.5节。而劳恩德斯判断,目标在其左侧2000码外,取120度航向。显然,德国人打死都不会浮出水面。但是在缺少目视接触和雷达信号的情况下,如果判定目标当前的深度、方位、距离、航向、航速等射击参数呢?也只有勉为其难了。
图4 “冒险家”的冒险一击
12点10分,水听器信号显示目标右转。这意味着正与自己接近。劳恩德斯不愿错过机会。“冒险家”号艇艏的四枚鱼雷,以17秒的间隔被连续发射出去。定深40英尺。劳恩德斯估计,以当前距离估算,鱼雷需要四分钟才可能命中目标。
而德国人显然也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就听到了鱼雷的声音,遂紧急下潜,躲过了前三枚鱼雷,但最终还是命丧第四枚鱼雷之手。潜艇一劈两半,躺在了150米深的海底。艇上据说总共有73人。无人生还。
至此,这场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潜艇水下对战并且其中一方被击沉的战斗,宣告结束。“冒险家”号也就成为有史以来击沉潜艇最多的潜艇。
图5. 残留的残骸
- 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来源:燃烧的岛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