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正处于RSV流行季,仍然要重视RSV预防以及感染后的管理。1岁内儿童感染RSV后,目前无特效治疗,病程2-3周很常见,持续的咳嗽、喘息不但折磨孩子,也折腾家长。严重者导致呼衰、心衰、危及生命,有基础疾病者尤甚。
CDC官网发布了2025年第11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数据,信息量很大。
如上图所示,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自2024年第49周后,鼻病毒核酸阳性率再次位居榜首,赶超流感病毒。
如上图所示,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核酸阳性率均超过流感病毒。
数据显示,自3月10号至3月16号:
1、流感阳性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不论是门急诊,还是住院部,均被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赶超。
2、门急诊流感样患者中,鼻病毒感染率明显上升。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等感染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3、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中,RSV阳性率明显上升。
4、4岁以内,在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中,RSV仍排名第一,RSV对该年龄段儿童威胁很大。
我们正处于RSV流行季,仍然要重视RSV预防以及感染后的管理。1岁内儿童感染RSV后,目前无特效治疗,病程2-3周很常见,持续的咳嗽、喘息不但折磨孩子,也折腾家长。严重者导致呼衰、心衰、危及生命,有基础疾病者尤甚。
问题1:什么是RSV?
RSV是一种可感染人呼吸道的RNA病毒,人感染后可表现为类似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表现为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因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初发现该病毒可在组织细胞培养中导致被感染细胞的融合,形成多细胞核的合胞体,因而将其命名为RSV。
问题2:儿童RSV感染主要在什么季节流行?
RSV的流行受到不同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在寒温带和热带地区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寒温带地区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潮湿雨季感染率明显增高。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冬、春季流行为主(10月至次年3月),高峰在11-12月;南方感染高峰通常在冬季或潮湿雨季;其他时间多为低水平流行[3-5]。
问题3:RSV感染会因儿童的年龄、性别、地域不同而不同吗?
RSV呈现全球流行的特点,可感染各年龄段人群,但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ALRTIs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尤其是6月龄以下婴儿感染后出现住院和重症的比例较高[2,6-7]。RSV还可在某些特定场所和人群引起聚集性流行,如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体器官和骨髓干细胞移植科、癌症中心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以及月子中心和托幼机构等场所[8-10]。此外,RSV 的流行与气候环境、地域、经济水平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等密切相关。尚未有报道发现RSV感染的风险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8]。
问题4:儿童RSV感染是怎样传播的?
RSV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传染源为RSV感染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者。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与之近距离接触,或与RSV感染者密切生活接触,如拥抱、共用餐具、杯子和玩具等,都有可能导致RSV感染[6,11]。
问题5:不同年龄段儿童感染RSV表现有不同吗?
儿童RSV感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段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不同。
(1)60次/min,1个月至1岁婴儿呼吸>50次/min,1~2岁幼儿呼吸>40次/min)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呼吸费力或喂养困难等。查体可见呼气相明显延长,双肺可闻及广泛弥漫性哮鸣音和/或湿啰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胸壁吸气性凹陷、心动过速、脱水等表现。
(2)>2岁的儿童:RSV感染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可有发热;也可表现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问题6:儿童RSV感染与普通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什么不同?
儿童RSV感染与普通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没有明显不同,很难单纯通过临床表现来区分不同呼吸道病毒的感染。RSV感染后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出现咳嗽、喘息的比例较高,可能在某些儿童,尤其在具有基础疾病的小婴儿中容易引起重症。鉴别诊断需要进行针对RSV感染的特异性检查(如核酸、抗原检测等)。
问题7:怎么知道孩子感染了RSV?
如果在RSV流行的季节,孩子(特别是
问题8:儿童感染RSV后需要隔离吗?
RSV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染也不可忽视。需要做好一定的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等。受机体免疫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RSV感染的潜伏期为2~8d(平均4~5d),感染者出现症状后呼吸道排泌病毒时间持续7~10d。目前对RSV感染者没有强制隔离要求。
问题9:疑似RSV感染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认?
实验室检测是RSV感染的确诊依据。当前可用于RSV检测的方法包括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鼻咽部吸出物)中的RSV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以及血清RSV特异性抗体检测等。快速抗原检测适用于各级医院的急诊、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如果具有临床症状且RSV抗原阳性,则可诊断RSV感染;如果抗原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RSV感染,可应用核酸检测进行复核。
多数儿童在2岁时血清中仍存在抗RSV的IgG抗体,且RSV可反复感染,因此血清学抗体检测无法有效区分急性感染和既往感染,且无法区分是否为母体来源的抗体。由于反复感染的存在,因此单独IgM抗体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现症性RSV感染的实验室指标。
问题10:怎样判断RSV感染的严重程度?患儿有哪些危险因素容易发生重症?
一般情况下,RSV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感染部位及有无基础疾病有关。如果患儿出现精神状态差、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胸壁吸气性凹陷、心动过速、皮肤干燥或者尿少等脱水表现时,表明已发展为重症。
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神经肌肉疾病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不全的儿童(如移植患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携手呵护宝宝的健康。(儿科 刘平定)
来源:渭南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