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出版的第3期《中国老区建设》刊发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力吉安老区嬗变》专栏文章。摘要:《中国老区建设》记者综合报道“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在江西吉安这片浸润着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地上,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如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注入,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这片充满激情的红土地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力吉安老区嬗变
《中国老区建设》记者综合报道“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在江西吉安这片浸润着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地上,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如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注入,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这片充满激情的红土地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2021至2023年,2.68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吉安的老区乡村,撬动超12亿元社会资本参与,让吉安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实施推动了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图为位于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的标语。赵诗悦/摄
驱动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吉安县按照“资源相近、产业相通、优势互补”原则,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以横江葡萄、浬田蛋鸡、井冈蜜柚等全县性规模产业为重点,选择同类产业中发展规模最大、带动能力最强、经营效益最好的合作社,分类组建行业联合社5个,由行业联合社负责向下属成员社会提供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种培育、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资料采购、统一包装销售、统一品牌打造“六统一”产业发展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社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永阳镇江南村以井冈蜜柚为主导产业,聚焦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文明实践、人居环境,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蜕变。江南村还与14家井冈蜜柚种养合作社成立吉安县井冈蜜柚专业合作社行业联合社。联合社通过“六统一”联合发展,为成员社提供一体化服务,实现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社发展6个基地,面积达1100余亩,2023年产量80余万斤,产值超20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实现增收。2023年,江南井冈蜜柚专业合作社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购置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仪1套,新建1栋1000多平方米的分拣包装中心,新建粪污无害化处理厂房1座,推动富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2023年,合作社蜜柚年产量达80余万斤,销售收入达300万元,为农户分红51余万元,发放务工工资40余万元,带动了4500余人次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了产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长、群众增收的“三增”共富目标。朗石村蛋鸡养殖厂依托吉安县小牧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蛋鸡养殖。合作社统筹整合投入资金320万元,以村集体入股、村干部带头形式,建设一座全自动化蛋鸡养殖厂。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入股100万元,吸纳脱贫户入股21万元,其他资金199万元。目前建设完成了一个标准蛋鸡棚,养殖规模约5.4万羽,占地1500平方米,村集体经济预计每年增收12万元,带动脱贫户年增收2.1万元。吉安市河源村是江西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以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为契机,引进互联网电商企业——螃蟹王国科技有限公司驻村发展,孵化赋能新业态,引进培育新农人,实现民居变民宿、古村焕新颜、村民成市民。现在的河源,兼顾“环境美”和“文化美”的双重气质,凭借得天独厚的乡村风景、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慢节奏的农耕体验,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打卡地,再造了乡村传统农耕文化新价值。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支在全镇率先突破2万元,河源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井冈山市以中央彩票公益金引进建设的项目为基础,鼓励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等形式入股,实现收入分红,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吸纳带动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文旅产品、农产品销售、餐饮服务等10多栋民宿,让农民变老板。聚焦生态,绘就乡村美丽画卷示范区乡村要振兴,生态是前提。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吉安市充分发挥乡村生态优势,带动示范区乡村生态环境向宜居宜业,实现示范区“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达到经济、生态与社会的共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井冈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茅坪镇神山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整治环境卫生,打造美丽庭院。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的黄桃、茶叶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安源区略下村曾以采煤为主,环境差。近年来,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修复,打造阳光花海,发展乡村旅游,2021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了从“脏”到“美”的蝶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的注入,对开发红色资源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让沉睡的资源焕发出时代生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的井冈山,充分发挥井冈山旅游品牌影响力,借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变“景区旅游”为“全域旅游”,打造“处处是景”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黄洋界脚下的茅坪镇、柏露乡、葛田乡,拥有著名的八角楼、步云山练兵场、柏露会议旧址等革命遗迹,红色资源丰富。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支持下,井冈山市将这片区域着力打造成“红旅融合、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红色景区景点串联成片。茅坪、大陇、上古田、长富桥、柏露等村庄打造成了一个个干净、美丽、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点。茅坪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大陇村、神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镇年接待游客百万余人次。茅坪镇有5个村成功创建江西省5A、4A和3A级乡村旅游点。一批批游客从山上引到山下,全域旅游正在井冈大地被写实,一幅现代版井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形成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红色景点的红色全域旅游新格局在井冈山市逐渐形成。提升治理,激活乡村发展潜力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吉安市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围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任务,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切实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吉安市在选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落地项目时更倾向于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发展模式,充分激发了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和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吉安县涯湖村建设鳜鲈鱼养殖厂房面积达3000平方米;朗石村新建自动化蛋鸡养殖房1500平方米;河源村建设鳜鲈鱼养殖厂房面积达1280平方米,艾草种植面积500亩。井冈山市茅坪镇马源村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联结三方利益,提升村民在乡村治理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共建共治,共富共享。村党支部为公司开展研学提供马源红色大讲堂、红军桥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日常保洁、纠纷调解等管理服务,公司对外营销联络拓展市场,支部通过乡风文明积分银行,让积分多的农户享受研学培训住宿接待优先派客权,形成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吉安市已成立20个产业协会,发展富“茶竹果”等民产业32.6万亩。建成市乡两级企业实体17个,累计带动12426人就业创业,村集体领办、创办、帮办各类合作社483个,形成了集体、企业、群众等多方受益的利益联结新局面。此外,在项目实施中,格外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井冈山市广泛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群众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创建“美丽家庭”等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到指定地点兑换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提高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和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民宿协会等越来越多的自治组织,让村民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来源:学姐来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