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事件、地点及情节均为作者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扯淡。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仅供娱乐阅读之用。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事件、地点及情节均为作者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扯淡。
本故事不代表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或群体,也不针对任何特定事件或现象。
快递纸箱的劣质胶带被嘶啦一声划开,露出里面用气泡膜随意包裹着的旧书。
方浩搓了搓手,带着一种淘到宝贝的满足感,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本泛黄的《都市夜谈》。
封面是九十年代粗糙的印刷风格,带着点廉价的神秘感,正是他找了很久的那个绝版初版。书脊有些磨损,纸张也因为年代久远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灰尘和时光的霉味。
对于一个轻度强迫症加怀旧爱好者来说,这种“历史感”正是二手书的魅力所在。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
扉页通常是空白的,或者只有一个简单的藏书章。
但这本不一样。
在扉页那略显粗糙的黄色纸张上,赫然用一种深蓝色的钢笔墨水,写着一行字。
字迹不算工整,甚至有些潦草,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是在极度不安或仓促下写就的力道,笔锋几乎要划破纸背。
那行字是:
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
后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突兀的、猩红色的指纹印,像是仓促间按上去的封印。
方浩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一股莫名的寒意,如同无形的冰水,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瞬间浸透了四肢百骸。
轮到……我了?
轮到什么?
这他妈的是什么意思?!
【01】
方浩盯着那行字,看了足足有半分钟。
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耳膜里血液奔流的嗡嗡声。
“神经病吧……”他干笑了一声,试图用玩笑来驱散心头的寒意,“现在的年轻人,搞这种恶作剧也太低级了。”
他努力让自己相信,这只是前书主留下的一个无聊玩笑,或者是什么中二病发作时的涂鸦。
毕竟,这是一本讲述都市怪谈、灵异故事的旧书,留下点故弄玄虚的笔记,似乎也……情有可原?
这本书是他从一个叫“淘书阁”的二手书APP上买的。卖家ID叫“岁月静好”,个人主页上挂满了各种旧书旧物,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靠处理家中旧货赚点零花钱的用户,评价也都是中规中矩的好评。
他下单前还特意看了商品描述,只说是“八成新,内页无涂画,轻微自然旧”,完全没提扉页有这种“惊喜”。
是卖家没注意?还是故意隐瞒?
方浩皱了皱眉,点开APP,想给那个“岁月静好”发条信息问问。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去质问卖家,好像显得自己很神经质。万一对方矢口否认,或者反咬一口说他污蔑,岂不是自找麻烦?
算了。
他合上书,随手把它扔在客厅的茶几上,决定先不去想它。
也许过几天,自己就把这事忘了。
方浩租住的这个单身公寓不大,一室一厅,位于城市边缘一个有些年头的小区。他是个程序员,平时工作忙,交际圈也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对着电脑或者看书度过。
独居的生活自由但也冷清,尤其是在晚上。
他叫了个外卖,一边吃着,一边心不在焉地刷着手机。
但眼角的余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茶几上那本《都市夜谈》。
封面上那个模糊的、扭曲的城市剪影,在客厅顶灯的光线下,似乎也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那行字,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
一种莫名的、被窥视的感觉,悄然滋生。
他好像能感觉到,那个留下字迹的“前主人”,正透过这本书,在某个阴暗的角落,冷冷地注视着他——这个新的“读者”。
【02】
接下来的两天,方浩尽量让自己不去碰那本书。
他把书塞进了书架最不起眼的角落,试图眼不见为净。
但越是刻意回避,那行字的存在感就越强。
它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潜意识里,时不时地跳出来,撩拨他紧绷的神经。
他开始失眠。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能让他惊醒。
窗外的风声,楼上传来的脚步声,甚至冰箱压缩机启动的声音,都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他忍不住开始在网上搜索。
“二手书上的奇怪留言”、“带有诅咒的物品”、“读书后遭遇不幸”……
搜索结果五花八门,大多是些捕风捉影的灵异故事,或者干脆就是小说情节。
并没有找到任何与他这本书、这行字直接相关的案例。
但他却在一个不起眼的论坛角落,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匿名讲述了自己类似的经历:也是买了一本旧书,里面有奇怪的标记,之后就感觉诸事不顺,总觉得有人在跟着自己,最后吓得把书烧掉了才算完。
帖子下面回复寥寥,大多是嘲笑发帖人心理暗示、自己吓自己。
但方浩看着,却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心理暗示吗?
也许吧。
但他现在确实感觉……不太对劲。
好像总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走在路上,他会下意识地回头张望。
独自在家时,他会反复确认门窗是否锁好。
甚至连电脑屏幕的反光,都让他疑神鬼祟。
这种感觉糟透了。
他觉得自己快要被这句没头没尾的话逼疯了。
不行!
不能再这样下去!
他必须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面对它!
第三天晚上,方浩深吸一口气,从书架里重新抽出了那本《都市夜谈》。
他决定,要读完它。
他倒要看看,读完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也许……这真的只是一个拙劣的恶作剧,或者和书里的某个故事有关?只有通读全书,才能找到答案,才能打破这个“魔咒”。
他翻开书,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读起。
书里的故事,大多是根据流传于各个城市的真实或半真实的怪谈改编而成,文笔不算特别出彩,但胜在氛围营造得阴森诡异。
比如第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独居男子,在深夜听到隔壁传来奇怪的敲墙声,后来发现隔壁根本没人住……
方浩读着,感觉自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故事里的情节,似乎和他现在的心境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
他强迫自己继续往下读。
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收到匿名恐吓信的女人……
第三个故事,关于一个捡到不祥之物后怪事缠身的学生……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内心深处不断滋生的恐惧和猜疑。
他越读越心惊,越读越觉得……那行字,不仅仅是写在扉页上。
它仿佛渗透进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里行间,变成了一个不断在他耳边低语的诅咒。
【03】
就在方浩沉浸在书中的诡异世界,几乎要被那种无孔不入的恐惧感吞噬时,他的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了书页边缘的某个地方。
感觉……有点不一样?
他停下来,仔细摸了摸。
在那一页的页脚空白处,似乎……有一些极其细微的、用铅笔写下的痕迹?
因为年代久远,加上被人刻意擦拭过,那些痕迹已经非常非常淡了,几乎和纸张本身的纹路融为一体。
方浩立刻来了精神!
这是新的线索!
他连忙起身,找到一个放大镜和一盏强光台灯,对着那一页仔细照射、辨认。
在那片空白处,他依稀能看到几个几乎难以辨认的字母和数字!
像是……一个日期?后面跟着两个字母缩写?
他眯着眼睛,屏住呼吸,反复调整角度和光线。
终于,他勉强辨认出来那几个字:
“7.15 L.Y.”
7月15日?L.Y.?
这是什么意思?
是某个特定的日子?还是……某个人的名字缩写?
这个发现,让方浩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这绝对不是巧合!
这个标记,和扉页那行字,一定有关联!
他立刻翻看这一页对应的故事。
这一页讲的是一个关于“替身”的都市传说:据说城市里潜藏着一些可以完美复制他人样貌、并取而代之的“东西”,它们会悄悄观察目标,然后……在某个特定的时机下手。
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惊恐地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了一个陌生的、诡异的笑容……
方浩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7月15日……L.Y.……替身……“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他脑海中疯狂地碰撞,组合成一个让他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难道……这本书的前主人“L.Y.”,在7月15日这一天,遭遇了什么不测?甚至……被“替身”取代了?!
而留下这行字,是对后来者的警告?还是……那个“替身”留下的、下一个目标的“通知单”?!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太离奇了!
但方浩却无法抑制地感到恐惧!
他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焦躁地踱步。
他必须做点什么!
他再次点开了那个二手书APP,找到了那个叫“岁月静好”的卖家。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直接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你好,我之前在你这买的那本《都市夜谈》,扉页上有一行奇怪的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还有,书里好像有‘7.15 L.Y.’的标记,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他故意说得详细一些,想看看对方的反应。
信息发送成功。
等待回复的过程,如同凌迟。
方浩坐立不安,不停地刷新着聊天界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个“岁月静好”的头像,始终是灰色的,没有任何回应。
难道……对方不会回复了?
还是……对方也出事了?!
【04】
就在方浩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那个灰色的头像,终于亮了一下!
对方回复了!
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方浩的心脏瞬间沉入了谷底!
“岁月静好”回复道:
“哦,那本书啊……有点印象。好像是去年夏天,一个姓李的年轻人卖给我的,当时他看起来精神就不太好,脸色苍白,很着急出手的样子。他说……他急着搬家,离这里越远越好。”
姓李的年轻人!
L.Y.!难道就是指“李”?!
精神不好?着急出手?急着搬家?
这……这完全印证了他最坏的猜测!
那个叫L.Y.的年轻人,在去年7月15日之后,很可能真的遭遇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他因为恐惧而卖掉了这本书,并且仓皇逃离!
而这本书,现在……到了自己手里!
方浩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那个卖家“岁月静好”……他只是一个中间商!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真正问题!
真正的源头,是那个神秘的、可能已经遭遇不测的“L.Y.”!
那行字……“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
这根本不是恶作剧!
这是一个来自深渊的警告!或者……一个死亡的接力棒!
“咚。”
“咚。”
“咚。”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却又异常清晰的敲门声,突兀地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
不是急促的敲击,也不是试探性的轻叩。
而是三下,缓慢的,沉重的,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
敲门声!
方浩浑身一僵,血液仿佛在瞬间冻结!
现在是深夜十一点半!
这个时间点,谁会来敲他的门?!
而且……是用这种方式?!
他猛地回头,死死地盯着那扇冰冷的防盗门。
门板隔绝了外面的视线,却隔不断那令人窒息的恐惧感!
门外……是谁?!
是那个“L.Y.”?
还是……那个取代了他的“替身”?!
又或者是……某种被这本书吸引而来的……更可怕的存在?!
“咚。”
第四声敲门声响起,比前三声更重,仿佛带着某种不耐烦的催促。
它……知道我在家!
它……是冲着我来的!
因为……我正在读这本书!
【05】
死寂。
敲门声停止后,房间里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方浩僵在原地,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碎肋骨,全身的肌肉都因为极度的恐惧而绷紧。
他死死地盯着那扇门,连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惊动了门外的“东西”。
时间仿佛凝固了。
每一秒钟,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门外没有任何声音传来。
没有脚步声,没有说话声,甚至连呼吸声都没有。
就好像……刚才那四下敲门声,只是他的幻觉。
但方浩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敲门声真实得不能再真实,沉重得如同敲在他的心上!
他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挪动脚步,悄无声息地靠近了房门。
他想透过猫眼看看外面到底是谁。
但他又害怕。
害怕看到一张不属于人类的脸,或者……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黑暗。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
是那个二手书卖家“岁月静好”又发来了信息!
方浩的心猛地一紧,连忙拿起手机查看。
“岁月静好”发来的是一张照片。
照片似乎是在一个光线昏暗的旧书仓库里拍的,拍的是一本摊开的记账本。
记账本上用圆珠笔记录着收书的时间、书名和卖家的联系方式。
卖家特意用红圈圈出了其中一条记录:
“7月18日,《都市夜谈》(初版),卖家:李扬,电话:139******”**
李扬!
L.Y.!果然是姓李!
而且,收书日期是7月18日!
比书页上那个铅笔标记的“7.15”晚了三天!
这三天里,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卖家又发来一条文字信息:
“小兄弟,我刚才仔细想了想,那个姓李的年轻人来卖书的时候,状态确实很不对劲。除了脸色苍白,他胳膊上好像还有……抓痕?像是跟人打过架一样。他还反复跟我说,这书有点‘邪门’,让我尽快出手,别砸手里。当时我以为他是胡说八道,就没在意。现在想想……你还是小心点吧。要不……你把书给我寄回来?我把钱退给你?”
抓痕?!邪门?!尽快出手?!
这些信息如同重磅炸弹,彻底击溃了方浩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那个李扬,绝对遭遇了极其可怕的事情!
而这本书,就是传递恐惧和危险的媒介!
“咚!”
又一声敲门声!
这一次,比刚才更加用力,几乎要将门板震裂!
方浩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
它还在外面!它没有走!
它在等!等他开门!
不行!绝对不能开门!
方浩手忙脚乱地想要报警,但手指因为颤抖,几次都按错了号码。
就在这时,他忽然注意到卖家发来的那张记账本照片……
那个被圈出来的电话号码!
李扬的电话号码!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想法,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
【06】
方浩决定,给这个号码打过去!
他不知道这个号码现在是否还在使用,也不知道接电话的人会是谁。
也许是李扬本人?也许是他的家人?也许……是那个取代了他的“替身”?!
无论如何,这可能是他现在唯一能主动出击、获取信息的途径!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微微颤抖的手指,在手机上按下了那个号码。
电话……通了!
听筒里传来“嘟——嘟——”的等待音,每一声都像锤子一样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
门外的敲门声暂时停止了,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就在方浩以为电话不会被接听的时候,听筒里突然传来“咔哒”一声!
电话……接通了!
“喂?”
一个略显沙哑、带着疲惫和警惕的年轻男声,从听筒里传来。
是……李扬?!
他的声音听起来……还算正常?不像是被什么“东西”取代了?
方浩的心脏狂跳起来,他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试探着问道:“喂……请问……是李扬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声音变得更加警惕:“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这个号码的?!”
“我……我是在一本二手书上看到你联系方式的!”方浩连忙解释,“就是那本《都市夜谈》!你是不是卖过这本书?!”
电话那头猛地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吸声,似乎对方的情绪瞬间激动了起来!
“那本书?!它……它现在在你手里?!”李扬的声音充满了震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对!在我手里!”方浩急切地说道,“书的扉页上有一行字,‘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还有‘7.15 L.Y.’的标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写的?!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沉默,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儿,李扬才用一种近乎崩溃的、带着哭腔的声音说道:
“不是我写的……是……是她写的!那个疯女人!”
疯女人?!
不是替身?不是鬼怪?
“到底是怎么回事?!”方浩追问道,“那个女人是谁?!7月15号发生了什么?!还有……现在我门外有人在敲门!是不是她?!”
“敲门?!”李扬的声音瞬间变得惊恐万分,“快!快报警!千万别开门!那个女人……她就是个疯子!她想杀了我!现在……她可能找到你了!”
【07】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李扬用一种语无伦次、但充满了恐惧和后怕的语气,向方浩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李扬和那个“疯女人”——暂且称她为林晓——曾经是大学同学,甚至短暂交往过一段时间。
林晓性格偏激、占有欲极强,而且似乎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两人分手后,林晓一直对李扬纠缠不休,认为李扬“背叛”了她,甚至产生了一些妄想,觉得李扬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迫害”她。
而那本《都市夜谈》,是两人交往时,李扬送给同样喜欢看怪谈故事的林晓的礼物。
分手后,李扬想把书要回来,林晓却一直不肯给。
直到去年7月15日。
那天是林晓的生日(也可能是他们某个纪念日?李扬说得有些模糊)。林晓以“还书”为名,把李扬约到了她租住的公寓。
李扬当时没多想就去了,结果……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噩梦!
林晓的精神状态似乎已经完全失控。
她把自己打扮得怪异(李扬形容像是书里走出来的女鬼),并且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质问、恐吓李扬。
当李扬想要离开时,林晓彻底爆发了!
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具(李扬说是水果刀,但也足够吓人),将李扬困在房间里,并且在那本《都市夜谈》的扉页上,写下了那句充满怨毒和威胁的话:“读完这本书(指他们之间的‘故事’),就轮到你了(下一个就是你)!”
还按下了那个血红的指纹印(李扬说好像是她咬破手指按的)。
之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李扬在混乱中被划伤了胳膊(这就是卖家看到的抓痕!),最终侥幸挣脱,带着那本“不祥之书”仓皇逃离。
因为害怕林晓继续纠缠报复,也怕事情闹大影响不好,李扬没有选择报警,而是立刻决定搬家,并且在搬家前,匆匆将那本沾染了恐惧和疯狂的书卖给了二手书店老板。
他留下的那个“7.15 L.Y.”的铅笔标记,原本是想提醒自己这个可怕的日子,后来又觉得不吉利,就擦掉了。
“那……那她现在为什么会找到我?!”方浩无法理解,“她怎么知道这本书在我手里?!”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李扬的声音充满了恐惧,“那个女人……她很聪明,也很偏执……她可能……一直在找这本书……或者……通过什么途径查到了买家的信息……”
比如……那个二手书APP?
如果林晓也知道李扬把书卖给了那个“岁月静好”,她会不会也注册了账号,一直在暗中观察这本书的流向?甚至……通过平台的一些漏洞(或者社工库之类的非法途径)查到了买家的收货信息?!
这个可能性让方浩不寒而栗!
“咚!咚!咚!”
门外的敲门声再次响起,而且变得更加急促、更加狂暴!
仿佛门外的人已经失去了耐心!
“她还在外面!”方浩的声音都在发抖。
“报警!你快报警!”李扬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喊道,“告诉警察有人要强行闯入!我现在也报警!告诉他们我前女友精神失常,可能正在对你实施侵害!”
【08】
方浩挂断电话,手忙脚乱地拨打了110。
他用最快的语速,将自己购买二手书、发现诡异留言、联系前书主得知真相、以及现在门外正有疑似精神失常者疯狂敲门的情况,都向接警员做了汇报。
接警员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记录信息,并表示会立刻派附近的警力赶过来。
就在方浩和警方通话的时候,门外的敲门声已经变成了疯狂的撞击声!
“砰!”
“砰!”
“砰!”
沉重的撞击声,伴随着女人尖锐而嘶哑的叫喊声,穿透了门板,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开门!我知道你在里面!李扬那个叛徒!你跟他是一伙的!你们都该死!”
“把书还给我!那是我的东西!你们不配看!”
“开门!开门啊!”
女人的声音充满了疯狂和怨毒,让方浩头皮发麻。
他甚至能想象到门外那个女人此刻扭曲、狰狞的表情!
这哪里是什么“替身”或者“鬼怪”!
这分明是一个被嫉妒和偏执逼疯了的可怜、又可怕的女人!
方浩退到客厅中央,手里紧紧攥着那本《都市夜谈》,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他不知道这扇防盗门还能支撑多久。
万一……万一在她冲进来之前,警察还没赶到……
他环顾四周,抄起了角落里一根用来打扫卫生的金属拖把杆,紧紧握在手里,手心全是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
门外的撞击声和叫骂声还在持续,但似乎……力度稍微减弱了一些?
也许是她累了?
或者……她听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楼道里隐约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呵斥声!
“不许动!警察!”
“放下手里的东西!”
紧接着,是女人更加凄厉的尖叫声,和一阵肢体冲突、以及最终被制服的声响。
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方浩瘫软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感觉自己像是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警察……终于赶到了。
过了一会儿,有人敲了敲门,这次是正常的、属于警察的敲门声。
“里面的人还好吗?我们是警察,请开门配合调查。”
方浩这才颤抖着站起身,走过去,透过猫眼确认了门外确实是穿着制服的警察后,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房门。
门外,几个警察正押着一个头发凌乱、眼神空洞、嘴里还在喃喃自语的女人。
正是那个“疯女人”林晓。
她的手里,还攥着一把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砖头。门外的墙壁上,留下了几道清晰的划痕。
看到方浩,林晓的眼神瞬间又变得怨毒起来,挣扎着想要扑过来,被警察死死按住。
为首的警察简单询问了方浩几句情况,确认他没有受伤,然后做了笔录,并将那本作为“证物”的《都市夜谈》暂时收走了。
【结语】
后来,方浩从警方那里得知,林晓因为精神状况不稳定,且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而李扬,在确认林晓被控制后,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表示自己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这段阴影。
方浩的生活,也终于恢复了平静。
那本《都市夜谈》,最终没有再回到他手中,他也不想再看到它。
虽然真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灵异”,没有鬼怪,没有替身,只有一个被偏执和疯狂吞噬的可怜女人。
但这次经历,却让方浩对“二手物品”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每一件旧物背后,都可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情绪,甚至……危险。
那句“读完这本书,就轮到你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沉重的警示,提醒着他,现实世界中的恶意和疯狂,有时远比书本里的鬼故事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你是否也有过淘到带有“故事”的二手物品的经历?你相信物品会承载前主人的情绪或能量吗?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
来源:刘老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