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就医我行动】做孩子的第一个朋友,照亮成长之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6:09 1

摘要:一个平常的清晨,诊室里迎来了14岁的小娜。她木然的神情与突兀的请求---“我想住院”,让身为医生的我诧异不已。深入交谈后得知,小娜在学校因学习成绩差,动作不协调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导致她无处倾诉,极度没有自信。长期挣扎中,小娜试图通过住院更换

怀柔安佳医院\谭立萍

一个平常的清晨,诊室里迎来了14岁的小娜。她木然的神情与突兀的请求---“我想住院”,让身为医生的我诧异不已。深入交谈后得知,小娜在学校因学习成绩差,动作不协调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导致她无处倾诉,极度没有自信。长期挣扎中,小娜试图通过住院更换新环境以结交到好朋友,来渴望得到被认可、被接纳。

作为一名母亲、一名医生,我及时握住小娜的手,“你是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很高兴认识你,我可以成为你第一个朋友吗?”

这一幕,不仅给小娜带去温暖,也给身为父母的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孩子成长的长路中,父母应当努力成为他们第一个朋友。

孩子为何渴望新朋友

成长中的孩子就像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社交的阳光雨露滋养。在学校里,孩子的社交需求愈发强烈,他们渴望被群体接纳,拥有归属感。当在同伴中遭受嘲笑,又难以找到心灵契合的朋友时,内心会陷入孤独与自我怀疑。小娜想通过住院来开启新社交,正是这种困境的真实写照。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会影响孩子当下的心情,长期来看,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如导致自卑、孤僻、抑郁等问题。

父母做孩子第一个朋友的重要性

1.给予安全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难题,如学习上的挫折、与同学相处的矛盾等。父母是与孩子接触最密切的人,若父母能成为他们的第一个朋友,就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情感支持,让孩子感到无论发生什么,都有父母作为坚强的后盾,从而增强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与安全感。

2.帮助建立自我认知。父母与孩子的频繁互动和交流,能引导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进而正确认识自己。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客观反馈,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

3.塑造健康社交模式。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孩子日后社交的模板。以朋友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第一个朋友

1.用心倾听,做理解孩子的“知音”。放下手中的事务,专注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打断、不评判,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例如,当孩子诉说在学校的不愉快经历时,耐心听完,给予安慰和建议,而不是急于批评或否定。

2.尊重隐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即便和孩子是朋友关系,也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未经孩子允许,不随意翻看日记、信件等私人物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进而更加信任父母。

3.平等沟通,构建和谐“朋友”关系。摒弃家长式的权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在家庭决策中适当听取孩子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需要父母的陪伴、理解与支持。在孩子努力融入社会的同时,父母要抢先一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朋友,帮助他们构建自信、乐观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成长筑牢根基,引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祝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