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学50强!哈工大位居第10,山东大学排名15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3:14 1

摘要:毕竟第三方机构排行榜参考的指标包括有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学科表现、重大科研项目、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等,而且给侧重点不同。

距离2025年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第三方机构最近都陆续发布2025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希望能给各位学生和家长更多参考。

由于各份榜单参考的维度有差异,这样导致高校在不同榜单里面的表现有反差,学生和家长在参考不同的榜单时很容易迷茫。

毕竟第三方机构排行榜参考的指标包括有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学科表现、重大科研项目、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等,而且给侧重点不同。

鉴于这种情况,今天小鱼老师将2025年已经发布排行榜的三个机构,即校友会、ABC中国以及武书连等三个版本的排名进行综合加权。

即使每份榜单都有主观因素影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也能更全面地体现出中国高校的实力,相对来说比单一榜单的排名,也会更加客观。

2025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50强

由于精力以及时间有限,本期文章只总结出2025年三份榜单加权后的50强大学名单,希望各地学生和家长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完整版在文末)

综合加权的结果显示,中国大学前两名的高校依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高校的排名都异常接近。

前10名的高校依次还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五校顺序基本固定,都牢牢占据着中国高校前七名的位置。说明这7所高校确实还有很多优势,包括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等确实处于领先。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高校的实力都很接近,这次都能挺进前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十大名校。

从实际情况来看,三所高校侧重点有所不同,华科和哈工大都是工科方面表现突出,而华科又合并过同济医科大学,所以学校医学方面实力也非常强悍。

武汉大学当年合并湖北医科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这样使得学校的文科、工科以及医学等三大领域的实力都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

比如学校的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等学科在全国都能位居前十,甚至有个别学科能位居亚洲第一。

综合加权平均后,中国高校第11名到第15名分别是: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不同榜单里面的名次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ABC中国大学排行榜里面能位居全国第8名,而在武书连排行榜里面仅位居第21名。

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参考指标不同,中国人民大学优势在于法学、经济学、哲学、新闻学以及经济学等文科领域,甚至能并列全国第一。但是其理科和工科较弱,科研成果极有限。

山东大学经过加权平均后,能挺进全国15强,确实是个惊喜。山东大学的规模优势极为明显,学校优势同样贯穿在文科、理学、工科以及医学等领域。

包括数学、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都是学校的王牌学科,全国同样能挺进前十名。

纵观2025年中国高校50强榜单,大家会发现有多所985高校都没有在列。比如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都已经被顶尖211高校挤掉。

这三所都是属于行业特色985大学,自身学科都偏冷门,历年获得的国家三大奖数量有限,高考平均分数线不足600分,所以被排除在50名以外也可以理解。

纯211高校里面,苏州大学的综合排名最高,竟然能位居全国第37名。苏州大学拥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3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苏州大学的师资非常强悍,每年都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包括学校的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临床医学等学科都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位列42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则是属于非常特殊的存在。学校优势全部集中在医学领域,虽然科研成果不如综合性高校,但学校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却是全国拔尖,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都很高。

位列第47名的南京农业大学,则是经常被大家忽视的“黑马”。学校最近两次学科评估,都拥有4个A+学科,顶尖学科数量不亚于985高校,也是受到农林类专业拖累,录取分数线比较低。

总体评价

以上三份机构的综合加权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情况,而且和学校的学科评估结果、科研实力等情况大致吻合,还是比较客观。

当然,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仅要看高校的综合实力,还要看学校提供的专业情况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很多高校实力虽然很强,但专业偏冷门,也是不值得报考。

来源:嘉佑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