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从车水马龙的世界走进这里时,首义公园宛若万里翠微,一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寺赫然出现眼前,这便是武汉的龙华寺。
清明小长假马上袭来!我基本上又可以预见一个“人从众的武汉”了!
黄墙,灰瓦,光影斑驳,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樱花初绽芳容,树下便走来了一只猫,一只狗,还有一个刚刚看完牙齿的人。
当我从车水马龙的世界走进这里时,首义公园宛若万里翠微,一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寺赫然出现眼前,这便是武汉的龙华寺。
这是目前武汉旅游中非常冷门、小众的一个去处,还谈不上景点,因为不被外地游客熟知,就连许多本地人也未曾耳闻。
就像当初我去打卡古德寺(当时不收门票,仅象征性地交几块香火钱)并在社交平台分享它的时候,很多武汉网友留言表示没去过,没听说过。
现如今的它,已是武汉旅游必打卡景点之一,就跟1.5元的长江轮渡一样。活了七八十岁的武汉老爹爹都傻眼了,做梦都想不到如此普通的交通工具居然变成了挤到爆的旅游必打卡。
同样,在我打卡还较为冷门的另一个代表性景点就是巴公房子。
那时的巴公房子还未修缮好,面朝三条大道的窗台周边爬满了绿藤,房子周边的车来人往仅仅是正常的交通往来,唯一“拥堵画面”大概就是附近幼儿园上下学的时候。我几次走过那里,不曾想突然有一天,这栋联排大楼里竟开起了星巴克,酒店以及博物馆等。
一转眼,也就这几年时间,这三个地方(古德寺、长江轮渡和巴公房子)居然火到人从众。 很显然,黄鹤楼已经不是武汉旅游首选,一堵红墙吸引了八方游客;
粮道街接替了户部巷,大成路变成了过早胜地;
武汉长江大桥更是不得了,居然有人敢横穿马路,还有大巴车在桥上原地调头。
一时间,武汉让不少老武汉人感到“活久见”。到底是什么让武汉变成了一座热门的旅游城市?
是武汉文旅觉醒了?
还是年轻人改变了旅游打卡的态度?
或者是大数据的不断推送?
总之,一座具有性价比的旅游城市就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出圈了。
所以,古德寺我不再轻易去,长江轮渡也不敢轻易坐,巴公房子前的“人满为患”更让我焦虑,堵到怀疑人生的“武汉樱花季”也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因此,“寻找武汉小众景点”成为了我探索这座城市的又一个打卡方式。
之前去过汉阳的汉阳造艺术街区,环境很好,但人气薄弱,据说在十多年前火过一阵。现如今,我希望它再次燃起,一个有历史有艺术有文化的地方,不该只被树荫所遮蔽。
与黄鹤楼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的晴川阁与古琴台,一直是我感到很惋惜的两个地方,它们都位于汉阳。其中,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古琴台立于月湖之畔。
崔颢的一首《登黄鹤楼》,导致李白一度搁笔。如此传闻,使得黄鹤楼的声名愈发远播。时至今日,黄鹤楼已是武汉重要的城市地标之一。
而崔颢的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更是每个武汉人都会背的一句经典。这句经典被城市建设引用的非常频繁,如鹦鹉洲长江大桥、晴川桥、晴川大道以及晴川阁。
其中,晴川阁的“引用”是在400多年前的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禹稷行宫时增建一座楼阁,并为其命名“晴川阁”。晴川阁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真正的沿江建筑,不论是观景还是想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里都堪称“绝佳”。
然而,它并没有火出圈。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几乎包场。后来去了几次,人也不多。随着武汉文旅的这几年发展,它勉强算是被外地游客所获知,但远远不及古德寺、巴公房子、长江轮渡以及黄鹤楼红墙等那么火爆。
相较之下,古琴台就更让人唏嘘了。
既然崔颢李白的几首诗能使一座楼名垂千古,那么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友情为何不能使古琴台名扬天下呢?究竟是普罗大众不懂琴,还是唐诗文化太深入人心?
我想,除了主流媒体的推送与城市形象的立设,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宣传的少,没有可出片的打卡机位,导致其蒙上了一层曲高和寡的面纱。毕竟,对许多出门旅游就要拍照出片的人们而言,没有什么比美美的打卡照更重要的了。
因此,这使我更加心疼汉阳了。
很多时候,也很纳闷。 既遇知音,却找不到知音,愈发无奈。
如果龟山电视塔能够重新开放,如果龟山公园与晴川阁相互打通,如果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跟周边的汉阳铁厂能够联动起来……或许,汉阳旅游就根本不会这么冷门了。但复杂的产权和利益纠葛,又让我感到“如果”这两个字有时候真的很残忍,但愿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了开头所要分享的那个小众景观了。
龙华寺的背景与明朝皇帝朱见深,太监王定有关。据传,王定因母生病而建,朱见深得知便御赐匾额龙华寺。
这是一座有历史的寺院,但抵不过历史洪流的残酷。上个世纪,曾被改造成商业楼和居民楼的龙华寺,散失了无数古物。 你很难从眼前的建筑上去窥见历史的点点滴滴,但墙外的翠竹樱花却又能使人在某个瞬间去臆想一下。
寺庙不大,每天下午三点就禁止游客进出了。好在樱花是开在墙外,人来了总不会跑空。这里的樱花数量很少,目测三棵,是个“微不足道”的赏樱去处,却有着难得的宁静。
樱花配古寺,有几分妙不可言。拍照也好,打卡也罢,那天下午,春风拂面,人世间的欢喜很多时候就这一瞬间。或许有一天,龙华寺也会火出圈,就像长春观的玉兰花一样。
毕竟,互联网世界的魔幻可以有无数个可能与不可能。
来源:苏丹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