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中,社工向孩子介绍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让孩子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社工还向孩子讲解植树节的由来,引导孩子了解花草树木对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随后,社工示范植树技巧和要领,带领孩子挖坑、培土、浇水,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孩子兴高采烈,
3月9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临时代养儿童开展“学雷锋我行动”主题活动。
活动中,社工向孩子介绍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让孩子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社工还向孩子讲解植树节的由来,引导孩子了解花草树木对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随后,社工示范植树技巧和要领,带领孩子挖坑、培土、浇水,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孩子兴高采烈,干劲十足,有的扶苗培土,有的提水浇水,场面热闹而有序。稚嫩的脸庞挂满汗珠、笑容灿烂,张洋(化名)说:“和老师一起种树特别有意义,我要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将来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孩子纷纷表示,今后,将积极发扬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走访困境儿童
3月10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深入临渭区、高新区对5名困境儿童进行入户走访。
走访过程中,每到一户,社工都与孩子及其监护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家庭监护状况,认真查看居住环境,了解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并现场记录相关情况。此次入户走访,社工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和体育用品,并建立了一份帮扶档案,档案详细记录了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学习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内容。同时,社工向孩子监护人认真宣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政策和理念。“每到一户,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对关怀的渴望。”一位参与入户走访的社工说道,“我们不仅为困境儿童家庭送去了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此次入户走访,不仅让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支持,也为后续精准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根据入户走访收集的信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每个困境儿童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扶。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困境儿童开展社会实践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困境儿童走进渭南市科技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孩子们先后参观了科学探索、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科技生活等多个展区。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从“思想启蒙”讲到“科学探索”,从“人类发现”讲到“科技创新”,从“古代发明”讲到“未来科技”,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同时,孩子们还积极参与互动体验项目,通过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了解生命奥秘;在5D影院沉浸式观影,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原理、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
此次参观学习,不仅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流浪未成年人回家路上的“守护者”
3月28日晚上快十点钟,社工安顿好10名临时监护代养儿童入睡后,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小张,派出所送来了两名流浪未成年人,你们下去接领一下。”
放下电话,社工就急匆匆赶到楼下,接到了两名十来岁的女孩。“这里是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你们在这里很安全。”“下午吃饭没?这里有泡面和零食可以先吃些。”“你们因为什么被送到这里?”“家是哪里的?家里人的电话是多少?”“我们会和你的家里先联系一下,告诉他们你在未保中心很安全,后边会安排护送或者让你的家人来接。”一名儿童家人在社工联系后连夜赶来将孩子接回。做完社会调查,完成接领手续,安顿好另一名儿童小夏(化名)休息,在工作群汇报完工作,时间已经来到了凌晨。
第二天一早,社工为小夏提供营养早餐,就儿童流浪情况进一步沟通,为其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普法宣传。在小夏家人前来接领儿童时社工与家人沟通交流,调解其亲子矛盾,促进儿童与家人相互理解,这些就是工作人员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日常。
近年来,为了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工作人员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制定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规范化流程》《涉案未成年人告知书》等模板规范,同时由专业社工开展详细的社会调查,进行需求评估并建立档案。根据监护不足、行为偏差、辍学休学、打工被骗、涉案涉法等不同类型儿童的需求,社工为其提供普法宣传、防拐防骗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亲职辅导、行为引导、医疗援助等服务,确保每一位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都能获得及时、精准且有效的帮助。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秉持“专业服务 温暖护航”的理念,为每一位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解决基本生存需要,做好社会调查和需求评估,根据不同的入站原因及需求评估提供相应服务。针对辖区内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人员会进行入户回访及电话跟进,对于家庭监护、政策落实等存在较高风险的儿童,工作人员联合户籍地未保中心、儿童主任等共同开展后续服务,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关爱工作得到有效延伸。截至目前,本年度已救助流浪未成年人43人。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逆境成长 绽放光芒”抗逆力小组活动
为帮助临时代养儿童增强心理韧性,树立积极的心态,3月29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困境儿童开展了“逆境成长 绽放光芒”抗逆力小组活动。活动通过互动游戏、情绪管理、表达训练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逆境,挖掘自身潜能,勇敢迎接未来挑战。
活动中,社工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上一节小组内容,通过暖身游戏“如果感到快乐”活跃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敞开心扉。随后,社工在“我的情绪瓶子”环节引导孩子们识别并分类情绪,帮助他们理解情绪的影响,学会接纳和管理负面感受。
通过观看绘本《淡蓝色的小瓶》和短视频《主动表达三部曲》,孩子们学习了如何表达内心需求。在“我的朋友圈”任务中,孩子们写下可倾诉和寻求支持的对象,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际支持圈,增强了应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我学会了说出心里话”“我知道以后遇到困难可以找谁帮忙”活动最后,孩子们积极分享参与感受。
此次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情感支持,更通过科学方法赋能其心理成长。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持续关注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通过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提升抗逆力,让每一颗“逆境中的种子”都能冲破土壤,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3月30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临时代养儿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活动中,中心社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紧扣清明主题,通过读古诗、讲故事、看视频等形式,向孩子讲述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革命先烈的事迹。互动问答环节,孩子踊跃参与,积极回答关于清明节习俗等问题;手工制作环节,孩子在社工的指导下,制作拼贴画,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清明节的意义,寄托对先烈的哀思和敬意。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带领孩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携手并进互交流 关心关爱下一代——白水、合阳共促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地区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同共进。3月11日,白水县关工委一行人来到合阳县,与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合阳县关工委主要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并实地观摩合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此次交流活动以 “携手并进互交流 关心关爱下一代” 为主题,旨在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推动两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交流活动伊始,合阳县未保中心、合阳县关工委负责人首先对白水县关工委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合阳县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的整体情况、工作机制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合阳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 的保护网络,通过开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困难帮扶、摸排探访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随后,在合阳县未保中心、合阳县关工委负责人的陪同下,白水县关工委一行人实地观摩了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保护中心内,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区域的设置和作用,观摩团先后参观了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室、儿童宿舍等场所。心理咨询室内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测评设备和心理咨询工具,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图书阅览室收藏了大量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书籍,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儿童活动室里摆放着各种益智玩具和体育器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快乐成长的空间。
在观摩过程中,白水县关工委成员对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完善的设施、细致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交流观摩活动为两地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双方一致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沟通与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关心关爱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持续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蓬勃发展。
暖童心 伴成长——“善待自己 关爱他人”心理辅导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关爱他人,3月10日,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合阳县新起点公益服务中心走进合阳县有莘中学,开展了“暖童心 伴成长——‘善待自己 关爱他人’”主题心理辅导活动。
活动邀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向学生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共同探索心理健康的奥秘。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生动的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关爱他人。
活动通过“你来我往”“情绪传递”等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了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情绪的变化和管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心理辅导内容的理解。这些游戏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活动最后,学生们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他们表示,通过参加这次心理辅导活动,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
此次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探索成长的平台,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向心灵的小树施施肥·朝成长的幼苗浇浇水”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活动
为全面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儿童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3月12日,白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白水县欣源社会服务中心联合林皋社区及林皋镇中心卫生院,在林皋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向心灵的小树施施肥·朝成长的幼苗浇浇水”的心理健康关爱活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普法宣传与多方联动,为300余名师生送上心理健康“成长营养包”。
活动伊始,林皋镇中心小学领导在致辞中强调:“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就像小树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们的心灵更需要科学引导和专业呵护。”随后,白水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白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花鹏同志与林皋社区副书记成聪琴同志分别致辞。成聪琴同志指出:“本次活动是‘家校社医’四方协同的新实践,旨在用专业力量浇灌青少年的“心灵绿洲”。我们将持续构建‘心理防护林’,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心理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活动核心环节由特邀资深心理专家屈红星老师担纲。作为拥有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并兼具教育与社会工作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士,屈老师以“心灵成长三部曲”为主线,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和案例解析,帮助孩子们打破社交壁垒。现场“自信能量传递”“情绪气象站”等特色环节,让同学们在欢笑中掌握自我觉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六年级学生王同学表示:“原来表达自己并不可怕,我学会了用‘心灵放大镜’发现同学的闪光点。”
活动现场同步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春季传染病防治等宣传手册300余份,悬挂横幅3条。此次活动通过“知识赋能+情感支持+法律护航”的多维模式,有效搭建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为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注入新动能,切实将“心理育人”理念转化为守护成长的生动实践。
蒲城县民政局及未保中心开展儿童团体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活动
近日,蒲城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阳光公益志愿者组织走进苏坊镇九年制学校、蒲城县电力学校,开展“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小家”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活动。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团体游戏和互动环节,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活动伊始,专业拓展师通过趣味热身小游戏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在初步感受团队协作的魅力后,全员投入“百人同心鼓”挑战中。孩子们两人一组牵拉绳索,共同托起重达30公斤的巨型鼓面。随着教练指令,百双小手同步调整力度与角度,让排球在鼓面跳跃出富有韵律的轨迹。“稳住!”“往左半步!”此起彼伏的提示声中,原本零散的击打声逐渐汇聚成整齐的节奏,最终创造出8分钟60次击球的纪录。
随后的“动力绳环”挑战将协作难度升级,孩子们全身心沉浸其中,目光紧紧跟随绳子的走向。绳子在他们手中飞速游走,化作流动的波浪,随着上下左右的灵动变化,孩子们紧密配合,按照节奏顺利完成任务。随着目标的顺利达成,孩子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集体欢呼庆祝,晶莹的汗水与灿烂的笑颜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这场意义非凡的拓展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协作中释放了学业压力,更在他们心田播撒下团队精神的种子。这些自由自在绽放的自信笑容,正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珍贵的勋章。我们期待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让更多孩子在携手同行的温暖中,积蓄面向未来的成长力量。
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3月20日,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善爱儿童服务中心在潼关县文川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电子课件、讲述真实案例等形式,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围绕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活动尾声,通过播放法治教育宣传片,向孩子们直观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遇到侵害时,如何依法维权。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宣讲,掌握了更多的法律知识,提升了法律意识,同时也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
此次法治进校园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也为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潼关县未保中心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