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95%,却比乐视能扛!搜狐是怎么挺到今天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5:56 6

摘要:如果你在2023年打开搜狐的首页,可能会有点恍惚,这个页面和十年前的差别似乎并不大。

如果你在2023年打开搜狐的首页,可能会有点恍惚,这个页面和十年前的差别似乎并不大。

蓝色的导航条、密密麻麻的文字链接、穿插的广告和新闻流……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

而就在不远处,字节跳动、快手、B站等新一代互联网公司正以完全不同的节奏狂奔。

它们的界面更清爽,推送更精准,年轻人停留的时间也更长。

搜狐呢?它好像留在了上一个时代。

有人说,搜狐是中国互联网的“活化石”。这话听起来有点沧桑,但确实贴切。

它见证过门户时代的辉煌,也亲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它没有像某些同时代的公司那样彻底消失,但也不再站上过舞台的中央。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要理解搜狐的今天,得先知道它的昨天有多厉害。

1998年,张朝阳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归来,创立搜狐。

他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海归创业者之一,也是最早把风险投资、商业计划书这些概念带回来的人。

在最初那几年,搜狐就是中文互联网的代名词。

它是中国第一家全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新闻、邮箱、聊天室……几乎什么都做。

2000年,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那是它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2008年,搜狐迎来巅峰。它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的资格,那是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类别的赞助商。

奥运会期间,搜狐的访问量爆了,日访问量突破3亿,广告收入直线上升。

那一年,搜狐的股价冲到91.50美元,张朝阳也成了中国互联网的“首富”。

那是属于门户的时代。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并称“四大门户”,掌控着绝大多数网民的信息入口。

你没有今天这么多选择,上网不是看搜狐就是看新浪。编辑推荐什么,你就看什么。

而张朝阳本人,也活成了一个明星。他登上时尚杂志、去酒吧打碟、带明星爬雪山、在互联网大会上晒身材。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享受:“有钱又有名,真好。” 那是搜狐最张扬的几年。

很快,互联网的浪潮开始转向。而搜狐,几乎完美地错过了每一个关键路口。

首先是搜索。搜狐最早做搜索,但百度凭借更专注的技术和更凶狠的地推,迅速拿下市场。等搜狐反应过来,百度已经一骑绝尘。

然后是社交。搜狐做过“白社会”“搜狐微博”等产品,但要么没做起来,要么没坚持下去。

腾讯靠QQ和微信拿下了几乎全部的中国人社交关系链,搜狐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视频方面,搜狐是最早入局的之一。2004年它就成立了搜狐宽频,2009年推出搜狐视频,一度靠美剧占据高端市场。

但后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依靠巨头资本疯狂烧钱买版权,搜狐根本跟不起。最后,美剧版权也被限制,搜狐视频逐渐掉队。

再到后来,移动互联网全面爆发。头条用算法推荐改写了信息获取的方式,抖音快手用短视频重新定义了娱乐。

而搜狐……依然在靠门户和传统的品牌广告模式支撑。

它并非没有尝试。张朝阳后来自己也反思:“我们确实错过了社交和移动互联网的最佳时机。” 语气中带着遗憾,但已无法挽回。

你可能很难相信,2023年的搜狐,依然在盈利。

根据其最新财报,搜狐的营收主要来自两块:

一是传统门户的广告收入。虽然比不上从前,但依然有一批忠实用户和广告客户,尤其是汽车、金融等行业的品牌广告。

二是游戏。没错,搜狐旗下畅游开发的《天龙八部》端游和手游,至今还在稳定贡献现金流。

这是一款2007年上线的游戏,活了16年,依然有人充值。堪称“互联网界的养老金”。

其它业务,比如搜狐视频,现在已经转向低成本自制剧和直播,搜狗则在2021年被卖给了腾讯,套现了一笔。

所以搜狐没有死,它只是变成了一家“小而旧”的公司。

它不再烧钱扩张,也不再讲故事给资本市场听。它做的是守住基本盘,控制成本,尽量盈利。

张朝阳现在也很少出来“作秀”了。他每天准时在搜狐视频上直播教物理,讲相对论、量子力学,标题就叫“张朝阳的物理课”。

不少人是因为这个课,才想起原来搜狐还在。

回过头看,搜狐的衰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一连串的决策和时代机遇的交错。

有人说张朝阳太“佛系”了。在他享受生活的那些年,马化腾、马云、李彦宏正在拼命厮杀。

也有人说是管理问题,搜狐内部一度决策缓慢,错失战机。

但更根本的原因是:搜狐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百度有搜索技术,腾讯有社交网络,阿里有电商生态,字节有算法系统……它们都有一旦形成就极难被替代的核心能力。

搜狐的本质,是“内容聚合+广告”的模式。这个模式在门户时代是王者,但在算法时代变得脆弱。

它太依赖编辑操作,太依赖品牌广告预算,也太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旦广告主预算缩减,一旦用户转向更个性化的平台,搜狐的营收和流量就会同步下滑。

它尝试过突围,但每一次都慢了一拍。就像一艘大船,转身太难。

今天的搜狐,市值不到10亿美元,约为巅峰时期的二十分之一。

它早已跌出一线互联网公司行列,甚至很多95后、00后根本没用过它的产品。

但你很难说它失败了。

在中国互联网激荡的三十年里,多少曾经闪耀的名字,雅虎中国、人人网、暴风影音、乐视……早已烟消云散。

而搜狐还活着,没有卖身、没有破产、没有退市。它还在持续运营,还在盈利。

某种意义上,搜狐选择了一种“低调的生存”。它不再追逐风口,而是守住自己能赚钱的业务。这听起来不够“互联网”,但或许更接近商业的本质。

张朝阳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现在不关心市值,我只关心产品和技术。” 这话听起来有点自我安慰,但也可能是他真实的释然。

搜狐的故事,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退潮”。

它告诉我们:互联网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的变化。而活下来,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答案。#头条深一度#

1. 搜狐公司历年财报

2. 张朝阳公开访谈及内部讲话

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年报告

4. 媒体报道综合:《北京青年报》、《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周刊》

5. 书籍:《沸腾新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来源:非遗手艺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