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敏感、内耗、玻璃心说拜拜,养一个高能量的自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3:06 1

摘要:敏感、内耗、玻璃心,几乎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的情绪沼泽。它们像隐形的沙袋,拖慢你的脚步,消耗你的能量,让你明明处在最好的年纪,却活得小心翼翼、疲惫不堪……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明明一天什么都没干,却累得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

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在你脑海里反复回放总也挥之不去;

深夜刷手机刷到停不下来,越刷越焦虑,越刷越失眠……

敏感、内耗、玻璃心,几乎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的情绪沼泽。它们像隐形的沙袋,拖慢你的脚步,消耗你的能量,让你明明处在最好的年纪,却活得小心翼翼、疲惫不堪……

01

停止喂养“情绪怪兽”

有时候最累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解读。

比如:

朋友没回消息 ➔ “TA是不是讨厌我了?”

演讲时声音发抖 ➔ “完了,大家都觉得我很菜。”

被老师批评一次 ➔ “我果然不适合这个专业……”

这些内心戏,就像一场自编自导的悲剧,消耗着你的精力,却对现实毫无帮助。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说过: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

前几天看到一个大四的学生在网上吐槽,自己本来在一家公司实习,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室友已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大厂offer;一名还不如他的高中同学到国外做起了交换生,满屏的惬意悠然;而一个并不起眼的同学居然在老爸的支持下开始创业……

看了别人的境遇,他越来越焦虑,觉得自己很失败,也很沮丧。有道是“事压不垮人,面对事情的态度却可以。”与其一味地沉溺于负面情绪,改变不了现状,不如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风雨。

02

给心灵补“氧”

高能量的人,往往不是天生乐观,而是懂得如何为自己充电。

身体的活力是情绪的基石。哈佛研究发现,仅仅是每天20分钟的快走,就能显著提升情绪稳定性。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试试最简单的“3-3-3呼吸法”:吸气3秒,屏住3秒,呼气3秒,重复几次,就像给过度运转的大脑按下暂停键。身体的舒展会带来心灵的松弛,而运动时分泌的内啡肽,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抗焦虑剂。

除了身体充电,心理韧性的锻炼同样重要。玻璃心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缺乏练习的结果。试着每周主动做一件“可能被拒绝的事”——比如在课堂上举手提问,或者向欣赏的人表达赞美。就像脱口秀演员鸟鸟所说:“脆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不是终点。”当你学会把批评看作迭代的建议,而非对价值的评判,内心自然会变得更加稳定。

最后,守护能量需要学会筛选环境。留意那些总是带给你疲惫感的人或事——比如远离无止境的抱怨、无意义的社交;当情绪不佳时,试着听一首老歌、去户外散步、整理书桌……高能量的人生,不是没有低潮,而是懂得如何更快地恢复。

03

建造你的能量“护城河”

高能量的生活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想要真正告别内耗,需要为自己设立清晰的边界,过滤消耗型的信息和关系。

首先,学会对消耗型关系说“不”。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像黑洞一样吸收你的情绪能量——可能是永远在抱怨却不改变的朋友,或是习惯性否定你的家人。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在《边界》一书中说:“不是所有关系都值得你付出同样的精力。”你可以从小处开始,比如减少无意义的闲聊时间,或者对某些争论选择不参与。

其次,常常给自己“补充能量”。

可以是早晨15分钟的冥想,每周一次的山间徒步,或是每天睡前的复盘日记。作家村上春树在坚持跑步几十年后发现:“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举动,而是一种习惯。”这些微小的习惯,会在日积月累中重塑你的能量场。

最后,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

真正的能量管理,不是永远积极,而是在低谷时知道如何温柔地托住自己。就像古老的智慧所说:“你不能阻止鸟儿飞过你的头顶,但你可以不让它们在你头发里筑巢。”建造你的能量护城河,不是为了与世隔绝,而是为了在纷扰中守护内心的宁静花园。当外界风雨来临时,你依然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有人说,敏感不是缺陷,而是“未被驯服”的天赋;内耗也不是宿命,而是可以重塑的习惯。

那些曾让你辗转难眠的思绪,那些在胸口闷烧的焦虑,不过是你灵魂深处尚未被理解的信号。高能量的生活,不是要你变得刀枪不入,而是学会在脆弱处筑起温柔的堡垒。就像一棵树,既要扎根土壤汲取养分,也要舒展枝叶拥抱阳光——你的能量管理也该如此:既有拒绝消耗的边界,也有主动滋养的智慧。

来源:是个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