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不易长恶性肿瘤的人,基本或都有8个习惯,你有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5:19 2

摘要:“我体检报告上说有个小结节,但医生只说‘定期复查’,这到底严重不严重?”“我身边不少人都没抽烟喝酒,最后却查出癌症,真不知道怎么防!”“癌症是不是就是运气问题?”

“我体检报告上说有个小结节,但医生只说‘定期复查’,这到底严重不严重?”“我身边不少人都没抽烟喝酒,最后却查出癌症,真不知道怎么防!”“癌症是不是就是运气问题?”

这些问题,是很多人在体检后或听闻亲友生病时,内心最真实的疑惑。面对癌症这个看似遥远却随时可能靠近的威胁,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问过自己:我能做些什么,避免它找上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癌症并不全是“命”,更不只是“基因决定论”。某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超过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而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中,一个有趣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那些极少患恶性肿瘤的人,往往在生活方式上有一些惊人一致的好习惯。

通过对这些人群的长期随访和数据分析,医学界总结出了他们普遍拥有的8个抗癌习惯。这些习惯看似简单,却在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降低患癌风险。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拆解这8个习惯,看看你自己中了几个。

不抽烟几乎是所有研究中排名第一的抗癌习惯。烟草中含有70多种致癌物,最常见的就是苯并芘和亚硝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烟相关癌症包括肺癌、喉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等十余种。而即使不吸烟,长期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那些总是“烟不离手”的人,其实正在为癌症“埋单”。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癌症风险普遍更低。中国营养学会在2023年的健康建议中明确指出: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对心肺功能、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都有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降低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概率。这种运动不一定要去健身房,饭后散步、爬楼梯、骑自行车上下班,都是好选择

第三个好习惯是饮食清淡、蔬果丰富。很多人以为吃得越“补”,身体越“好”,殊不知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反而是癌症的温床。

尤其是腌制类、烟熏类、烧烤类食物,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杂环胺,都是已知致癌物。反观那些癌症低发人群,他们的饮食结构往往以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为主,红肉摄入有限,几乎不吃加工肉制品。

接下来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好习惯是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本身就是癌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癌症基金会数据显示,肥胖人群患肝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肾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这背后的原因包括脂肪组织产生的慢性炎症、激素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即便BMI在正常范围,腹型肥胖(大肚子)也会增加癌症风险,所以不能只看体重,还要看腰围。

第五个习惯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质量。现代人熬夜成瘾,但多项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睡眠不足或昼夜节律紊乱,会损伤免疫系统,干扰DNA修复机制,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概率。

尤其是夜班人群,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某研究机构曾对3000余名健康人群进行随访,发现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早睡早起的人群,癌症发病率明显低于睡眠紊乱者

第六个抗癌习惯是定期体检,早筛早诊。癌症之所以可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现太晚。尤其像肝癌、胰腺癌这类“沉默型杀手”,早期几乎无症状。

定期体检,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专项筛查(如胃镜、肠镜、低剂量CT),可以极大提高早期发现率,从而提升治愈率。数据显示,早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普遍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则下降至30%以下。

第七个习惯是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心理和癌症的关系,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慢性压力、焦虑、抑郁不仅会影响免疫系统,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促使癌细胞生长。

反过来,情绪积极的人,T细胞活性更强,抗癌能力更高。很多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不钻牛角尖,遇事淡定

最后一个习惯,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少接触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这包括厨房油烟、装修甲醛、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过度暴晒紫外线等

比如很多女性在厨房暴露的时间很长,油烟未排出,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肺癌。某机构的统计显示,不吸烟女性中,近60%的肺癌与厨房油烟暴露有关通风良好、使用油烟机、减少高温爆炒,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8个习惯,看起来都不复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总觉得“反正不一定会得”,于是放松警惕,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后悔莫及。

健康从来不是靠运气,更多是日积月累的习惯堆出来的。有研究指出,同时具备上述5个及以上习惯的人,癌症发病风险可降低60%以上。这就是生活方式的力量。

癌症的发生还有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但能控制的部分,我们就该尽早行动。不是为了活得更久,而是为了活得更好一点、更安心一点,不让病痛成为生活的负担。

你中了几个习惯?还差几个?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逐步养成这些好习惯,给自己的身体一个“抗癌底气”。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健康从传播开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远离癌症困扰,活出自己的光亮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年版)[R].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龚雁,张静,刘静娴.吸烟与癌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5):345-349.

来源:健康科普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