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5日,湖北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本地共青团如何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在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中担当使命?
1.2月5日,湖北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本地共青团如何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在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中担当使命?
共青团西塞山区委将紧紧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一核心目标,以思想引领为旗帜,以服务大局为主线,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团结带领青年为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贡献青春力量,确保省委决策部署在青年领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01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青年共识
常态长效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支点建设青年谈”“我为支点建设献一策”等专题活动,引导青年深刻领会省委战略部署。通过选树青年先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激励青年对标先进,增强投身支点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02
服务中心大局,激发青年动能
深化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参与政务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等,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活动,动员青年参与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西塞增添墙绘新风景
03
精准服务青年,解决急难愁盼
优化“青年之家”服务功能,开展爱心托管班、青年夜校等特色服务,满足青年学习、成长需求。创新打造青年社交品牌,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题。
04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效能
推进从严治团,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织密基层团组织网络,扩大新兴领域覆盖。联动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支持青年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年的良好氛围。
2.2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调研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强调更大力度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协同共进。本地共青团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为青年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如何吸引更多大学生和各类人才集聚落户、追逐创新梦想?
团区委把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重要抓手,构建“全链条、多维度、深层次”的服务体系。
01
争取高位推动
主动融于全区人才工作大局,争取党委支持、高位推动开展。积极发动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募集实践岗位,依托青联委员所在单位,挖掘优质岗位。坚持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与高校建立实习实践长效联络机制,广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打通引才引智渠道。
02
精准对接互动
加强“青创贷”、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等惠企政策的宣传,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对接青年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创业就业专题培训。为符合条件的创业就业青年提供10天免费住宿及全程就业创业指导。
03
激活创业新动能
通过“党建+团建+青年+产业”模式,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依托组织、人社部门做好在外创业青年的摸底和联络工作,鼓励在外青年投身家乡发展浪潮。
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参观辖区工业企业
3.本地共青团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强化团干部的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
团区委将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主线,以“六大行动”为抓手,以强化团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团干部自身履职能力和工作本领为目标,助力全省战略支点落地。
01
坚持思想铸魂领航
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纳入团员青年必学内容。结合团员青年成长需要,围绕扣好青年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制度教育与典型案例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团员青年思想武装。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02
坚持理实一体融合
围绕“我为支点建设作贡献”主题开展学习研讨,推动团干部上讲台、谈思路。围绕中心大局,推动团干部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开展走访调研,倾听需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办好“爱心托管班”、青年夜校等民生实事项目,让团干部在用情用力服务青年高质量发展中增强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本领。
组织爱心托管班的学生参观黄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4.围绕西塞山区“全力打造现代化特钢之城,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支点”的目标任务,团西塞山区委在支点建设中发挥青年优势、干出青年作为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团西塞山区委将对标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和要求,锚定建成支点这个关键,立足实际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路径,聚焦以下方向发力:
01
服务产业转型,激活“青创动能”
联合新冶钢等企业组建青科突击队,组织引导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用”为导向,开展战略课题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突破等活动,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创新,推动特钢产业链创新成果转化。
02
助力文化传承,打造“青力品牌”
开展文旅融合青春行动,打造“西塞青年讲解员”品牌,开发沉浸式讲解项目,推动文旅IP年轻化传播。升级“青年之家”旗舰店功能,在“青年夜校”增设“非遗创客工坊”,开设皮影戏、楚绣等特色非遗课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青年夜校开设皮影戏课程
03
深化改革攻坚,夯实“青基工程”
实施组织建设提升计划,推动非公企业团组织覆盖面。推动落实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中层待遇,强化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青年服务优化工程,不定期开展“青年恳谈会”,完善诉求响应机制,收集青年需求并联动相关部门解决青年交友、就业等难题。
“鹊梦千年 情韵西塞”七夕交友联谊活动
5.为进一步实现青年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双提升,团西塞山区委如何进一步发挥“青年之家”的独特优势?
为充分发挥“青年之家”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重要作用,西塞山区创新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品牌项目,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服务升级等举措,实现青年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01
盘活资源创新模式,打造青年聚集新高地
西塞山区充分利用王家湾片区城市更新契机,将一处2300平方米的废弃厂房改造成为“青年之家”旗舰店。在运营模式上,创新采用"商业+公益"双轮驱动机制:一方面引入轻餐饮、网红书店等8个商业业态,实现自我造血;另一方面保留60%的公共活动空间,用于开展各类青年公益活动。夜间开放时段与周边夜市形成“烟火气+书香气”的独特城市景观,成为西塞山区新的网红打卡地。
02
多元课程服务青年,满足青年成长新需求
“青年夜校”立足青年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兴趣与技能结合,开设爵士舞、书法等兴趣类课程和短视频制作等技能类课程;传统与现代结合,既保留八段锦等传统文化课程,又新增编程等现代科技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每门课程都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目前共开设课程32门,累计开课216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青年夜校开设AI课程
03
引领青年服务社会,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注重发挥青年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力军作用,一方面,定期组织文创义卖、公益拍卖等活动,累计筹集资金全部用于帮扶辖区特困青少年;另一方面,建立“夜校学员-社区志愿者-公益带头人”的三级培养路径,鼓励青年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