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安宁:以绿色清明新风赓续红色文化根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4:35 1

摘要:清明将至,慎终追远。4月2日,一场主题为“实践添心意·文明载清风”的清明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集中活动在兰州市安宁区忠和镇青年街社区生动展开,通过“沉浸式文化叙事+互动化文明实践”的创新融合,有效地推动了清明祭祀从“物质消耗”转向“精神共鸣”,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

清明将至,慎终追远。4月2日,一场主题为“实践添心意·文明载清风”的清明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集中活动在兰州市安宁区忠和镇青年街社区生动展开,通过“沉浸式文化叙事+互动化文明实践”的创新融合,有效地推动了清明祭祀从“物质消耗”转向“精神共鸣”,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文明内涵。

“英雄在哪里,英雄住在每个人的心里……”下午2点30分,活动在安宁区长风小学同学们演绎的情景朗诵《英雄》中拉开了序幕,以跨时空对话形式再现革命先烈的铁骨铮铮,现场观众无不动容。少数民族歌手与少年儿童携手带来歌曲《万疆》,唱响山河无恙的家国情怀,绘就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一等功臣朱宗赋缓步登台,讲述起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记忆,胸前勋章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激励着青年一代在心中厚植“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的理想信念。来自安宁区高校联盟的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声演绎歌曲《如愿》告慰先辈,用《文明过节》倡议将“文明祭祀”“家风传承”等化作朗朗上口的韵文。

活动现场,四大文明实践互动区构筑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清明文化图谱,吸引200余名居民热情参与。

在移风易俗宣传区,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律法新声”实践团普及着殡葬改革政策,引导居民群众“旧俗换新绿”;优良家风传承区内,一个个可降解的种子卡片将清廉家风与草木新生相结合孕育新生;童心彩绘区的长卷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文明清明”的图景;节俗实践区里,在非遗风筝制作的动手实践中带领大家感受传统技艺和文化魅力,“将思念系上云端”的新式追思也令人耳目一新。

“用绿植花束替代纸钱祭祀,既环保又有心意。孩子在风筝制作时还写了给故去姥爷的‘悄悄话’,这种有温度的追思比烧纸更有意义。”居民王女士展示着女儿制作的沙燕风筝,翅膀上“我们都很好”的稚嫩笔迹,成为清明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注脚。

现场同步发放绿植、花束、“廉”文化生态卡片等文创产品400余份,通过“可带走、能生长”的理念,让文明内涵扎根生活。

“清明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时刻,更是弘扬孝道亲情、培育文明新风的契机”。安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清明活动通过“祭扫方式低碳化、追思载体艺术化、家风建设场景化、文化传播年轻化”构建起绿色清明新范式。近年来,安宁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持续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为推进殡葬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凝聚群众共识,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文明价值。

来源:文明兰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