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这些铁路人的共同特点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4:22 1

摘要:2024年6月,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严一格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的一次后备支教交流活动中,被勉县杨庄小学孩子们眼中的期待打动,毅然决定留下支教。9月,她正式开启支教生活,负责三年级英语及二至六年级科学与美术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铁路一线

有各种各样的“铁老师”

他们有的手把手带徒弟

将一身技艺倾囊相授

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有的响应乡村文化振兴号召

成为铁路派驻乡村支教的老师

用爱点亮山区孩子们的梦想之路

今天

一起来听听几位“铁老师”的故事

她是孩子们的“漂亮姐姐”

“漂亮姐姐,你留下来吧!”

2024年6月,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严一格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的一次后备支教交流活动中,被勉县杨庄小学孩子们眼中的期待打动,毅然决定留下支教。9月,她正式开启支教生活,负责三年级英语及二至六年级科学与美术教学。

针对山里孩子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严一格从字母教起,通过起英文名、分层教学、播放英语视频、组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临近期末,她安排学生背诵课文并搭配“学习搭档”,班级学习氛围浓厚,期末多名学生英语考满分,她也获评优秀教师。科学课上,她带学生做实验拓展知识;美术课上融入非遗文化,还帮有天赋的孩子报名参赛,助力其提升绘画水平。

考虑到学校留守儿童多,严一格除教学外,定期家访辅导作业、照料生活,动员社会力量捐助,还悄悄为交不起作业本费的孩子垫付费用。孩子们以制作小礼物、送糖果等真诚举动回应她的关爱。

支教结束时,有孩子说“希望永远停在三年级和你在一起”。离别当天,严一格与孩子们相拥而泣。一年支教中,她用爱心伴孩子们成长,也从孩子们身上收获温暖与勇气。回到工作岗位后,她计划将支教沉淀的耐心与坚韧融入日常,并坚信坚持与汗水能铺就收获之路。

一幅画开启她的支教之路

“老师,我给您画了张画,因为我感觉您特别像我姐姐。”

2023年9月5日,韦韬瑞以支教老师的身份为勉县阜川中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自习课。课后,她意外收到孩子送来的一幅画,暖流涌上心头她的支教故事,便由此展开。

韦韬瑞是西安站北客运车间职工,2023年9月至2025年6月,她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参与乡村振兴,担任阜川中学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

两年来,她不断创新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会激发学习兴趣,为请假学生家访补课;成立学校首个广播站,联合其他老师开办“铁路爱心兴趣班”,带学生走进博物馆感悟文化。在她的努力下,该校《道德与法治》成绩全县排名大幅提升,她也先后获得 “县级优秀老师”“西铁最美支教老师”等荣誉。

教育的暖流从不单向流淌。一次韦韬瑞因咳嗽讲课沙哑,学生小杨递上纸巾,课代表小唐送来彩纸折的郁金香,心愿卡上还有孩子写着“想把好运送给韦老师”。对此,韦韬瑞感慨: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支教让她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与温暖。

班组28名职工

有10人是他的徒弟

“检车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这是张宝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金秋时节,安康东编组场里,59岁的张宝钧正用检车锤敲击货车轮对。面对徒弟吕忆晨换不下闸瓦的难题,他仅敲了两下便助其解决。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宝钧一直在安康车辆段从事货车检车工作,班组28名职工中有10人是他的徒弟。

30多年的历练让张宝钧练就过硬本领,各类车辆“疑难杂症”都能轻松化解。带徒时他倾囊相授,第八个徒弟杜金彪初学时连检车锤都握不稳,他一边指导巧劲用法,一边示范听声辨故障的技巧。一次雨夜,杜金彪发现列车漏风求助,张宝钧冒雨钻进车底排查,让徒弟真切感受到他严厉背后的责任与爱护。

张宝钧带徒有妙招,遇新徒弟业务滞后,便召集已出师的徒弟开展“技术团圆、难题会诊”,鼓励师兄弟共同探讨破解技术难题。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青工快速成长为班组中坚。

每逢节假日,张宝钧总会亲自下厨,为想家的徒弟们做上一桌包含各地家乡菜的团圆饭。对徒弟们而言,在张宝钧身边,既有锤声相伴的技术切磋,也有举杯同庆的情感交融,格外温暖亲切。

他把徒弟当成了自家孩子

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行,犹如一场漫长的接力赛。从编组到重组,调机司机始终是那“第一棒”与“最后一棒”。吴晓杰和金少刚,正是这队伍中的一对师徒。

吴晓杰是西安机务段调机车间的一名老司机。2013年,中欧班列(西安)发出的第一列车就由他编组。徒弟金少刚是“95后”,2020年入路,2024年正式成为司机,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金少刚初上车时很紧张,吴晓杰站在他身旁,一遍遍讲解操纵要领、瞭望关键点和制动技巧。边说边示范,手比呼唤、车机联控,每一个动作都拆解得很细。他还特意安排金少刚多次跟着调车组现场观摩,学习如何与连结员、调车长配合,从联控用语到速度控制,一点一滴积累实作经验。勤奋好学的金少刚上班跟车实习、休班复盘成果,不到一个月就熟练起来。

工作中师徒俩默契配合,生活中也彼此关心。吴晓杰热爱长跑,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在师父带动下,金少刚也开始跑步。工作之余,吴晓杰还为徒弟的终身大事操心:“今年27了,也该找个对象了。”金少刚笑呵呵搪塞过去,但他明白,师父这是把他当成了自家孩子。

10多年来,中欧班列(西安)编组任务从每周40钩作业增加到700钩。师徒俩始终坚守一线,保持着零事故的纪录。如今,吴晓杰即将退休,金少刚已成长为车队最年轻的骨干。班列一班接一班,铁路人一代接一代。那把闸把、那部电台、那股认真劲儿,已从师傅那里稳稳传递给了徒弟。

纸短情长 师恩难忘

他们虽身处不同岗位

却都践行着“师者”初心

用热爱浇灌成长 用坚守传递力量

让我们一起为“铁老师”点赞吧!

文图:熊春燕严一格(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韦韬瑞(西安站)吴超 王清义(安康车辆段) 葛永强 施喜奎(西安机务段)

编辑:王菲

实习编辑:胡梓萱

校对:杨晓文

二审:张超 宋丹

三审:肖琛

投稿邮箱:xaxmtbjb@163.com

你花了 · 来阅读

再走吧~

来源:西铁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