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五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水窿黑皮果蔗产业林里,连片的黑皮果蔗长势正旺。皮薄肉脆、清甜多汁的“水窿黑皮果蔗”是龙州县的“致富蔗”,成为龙州县革命老区兴边富民的重要产业支柱。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8日电(陆金枝 金丽琼)当下,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五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水窿黑皮果蔗产业林里,连片的黑皮果蔗长势正旺。皮薄肉脆、清甜多汁的“水窿黑皮果蔗”是龙州县的“致富蔗”,成为龙州县革命老区兴边富民的重要产业支柱。
在这项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上龙派出所创新推行“服务专员”模式,以“甜蜜警务”全力护航,成为老区振兴的一抹动人“藏蓝”。
崇左警方 供图
为蔗识假,防患未然
“广大蔗农朋友们,今晚的‘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将播出农资安全特别节目……”自上龙派出所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农资安全宣讲节目以来,每周的电视夜校成了蔗农学习识假辨假知识的“固定课堂”。该所积极对接农业科技部门,组建“农资安全宣讲队”深入村屯,为种植户采购的化肥农药进行“体检”,通过发放鉴别手册、现场教学扫码溯源等方式,帮助蔗农把好农资安全关。上龙派出所的这一做法在全县公安机关推广,“服务蔗农专员”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针对农资经销商送货上门的情况,民警与农技人员建立起“上门核验”机制,现场查验资质、登记备案,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田。今年清明期间,宣讲队在巡查时发现蔗田堆放的12包化肥涉嫌假冒,立即通过扫码溯源确认问题,及时为蔗农避免了损失。“假化肥可能让我们血本无归!”水窿屯屯长邓小峰感激地说。近年来,该示范区未发生一起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
为蔗解渴,人人受益
水窿屯被称为“红军村”,如今,这里成为化解用水纠纷的“和谐之地”。针对干旱季节抽水灌溉引发的用水矛盾,上龙派出所组织蔗农代表与村干部到红军会议旧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最终促成签订联防联控用水协议,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用水体系。仅今年3至5月,就成功化解4起用水纠纷。
“既怕旱,又怕涝。”蔗农们道出种植难题。针对香蕉采收后蕉杆蕉叶堵塞河道导致内涝的情况,兼任乡党委副书记的所长麻海龙积极协调水利部门,及时调度机械清理河道。“派出所一个电话,河道畅通无阻!”蔗农们欣喜地说。去年以来,已协同清理河道3次,保障了万亩蔗田安然度汛。
崇左警方 供图
为蔗解难,销售无阻
“我在水窿购买的甘蔗被调包了!”今年销售季,重庆客商夏先生向上龙派出所报警求助。经查,中介“冯代办”将其预订的优质甘蔗转卖他人,而以次品发货。在证据面前,“冯代办”承认错误并赔偿损失。该事件成功化解,不仅挽回了客商损失,更维护了“水窿黑皮甘蔗”的品牌信誉。
派出所聚焦“收购、运输”关键环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标准化收购合同”,用白纸黑字明确交货时间、质量标准和违约责任,指导农户用合同维权。目前已通过合同规范化解购销纠纷12起,为蔗农挽回损失72万元,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如今在上龙乡,警民携手共同耕耘的这片“甜蜜事业”正成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服务专员”模式,上龙派出所真正实现了“警务围着民生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用“藏蓝密码”解锁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完)
来源:分享野钓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