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岛内媒体近日爆料称,几个月前,一架从台岛起飞的医疗运输机在飞往金门的途中,被解放军战机锁定并跟踪。这架飞机隶属于岛内的安捷航空,改装自泰克南P2012通用飞机,平时用于转运病患。按照对岸的说法,当时解放军方面通过监视雷达发现这架飞机后,立即派出了正在海峡巡航的
最近,金门上空发生了一起事件,解放军战机突然现身,反映出台海局势新的发展趋势。
岛内媒体近日爆料称,几个月前,一架从台岛起飞的医疗运输机在飞往金门的途中,被解放军战机锁定并跟踪。这架飞机隶属于岛内的安捷航空,改装自泰克南P2012通用飞机,平时用于转运病患。按照对岸的说法,当时解放军方面通过监视雷达发现这架飞机后,立即派出了正在海峡巡航的歼-10战斗机和歼轰-7战斗轰炸机进行查证。
在这一过程中,解放军战机没有做出危险动作,也没有通过无线电进行任何交流。医疗运输机的飞行员完全不知情,直到降落后才从空管部门得知,刚才曾有解放军战机近距离跟踪。整个事件过程中,台军没有出动任何战机护航,地面也未对解放军喊话,更谈不上采取反制措施。
这起事件曝光后,岛内一片哗然。媒体和政客纷纷热议,担心大陆在台海空域的控制力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但更尴尬的是,这件事并非新近发生,而是几个月前的旧事,台方直到最近才被迫承认。这一反应速度,恰恰反映出台军在面对解放军时的被动地位。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对岸当局对金门、马祖周边空域的掌控力极为有限。解放军常态化巡航早已将台军压制在台岛范围内。海峡西部空域已经成为解放军的日常训练和巡逻区域,台军几乎不敢进入。
海峡平均宽度只有一百八十公里左右。解放军战机在日常巡航时,距离台岛往往不到百公里。这样的距离意味着,一旦大陆决定采取军事行动,解放军战机只需几分钟便能抵达台北上空。台军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更不可能组织有效防御。
台军如今只能依靠地面雷达监视解放军动向,不敢出动飞机直接面对。此次医疗运输机被跟踪,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台军即使察觉到解放军战机的接近,也只能在地面上干着急,不敢采取任何行动。
台媒一再强调,这架医疗运输机配备了ADS-B广播识别系统,可以向外界实时传输自身信息,解放军完全可以在不出动战机的情况下了解其身份。这种说法在技术上并无问题,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因为ADS-B信号可以被伪造或篡改,情报部门甚至可以利用民航机进行伪装任务。
从军事角度看,解放军派出战机进行目视确认是合理且必要的。金门方向长期处于敏感状态,各类飞机进出频繁。对任何身份不明、飞行路线异常的目标,进行近距离查证是最保险的做法。这不仅是战术判断,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在这起事件中,歼轰-7的出现尤为引人关注。这种机型在解放军体系中已经服役多年,相比新锐的歼-20、歼-16,它的性能略显老旧。然而,歼轰-7拥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合长时间巡逻和执行海上打击任务。这次金门行动中,歼轰-7的加入说明解放军在日常巡航中注重多机型搭配,新老结合,既经济又高效。
岛内媒体之所以突然炒作几个月前的旧事,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动机。一方面,他们希望借此制造“大陆威胁论”,为岛内某些势力谋取政治利益,煽动民众情绪。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岛内对现实的无奈——他们清楚,台军已经无法在海峡中线以西保持存在感,甚至连金门空域都难以控制。
台军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依赖外部支持,尤其是美国提供的装备和情报。但随着解放军整体实力的跨越式发展,这种依赖已无法弥补双方差距。如今的台海局势,是一边倒的压制局面。台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解放军在家门口活动,却不敢出手阻拦。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解放军此次行动也透露出未来可能的战略意图。如果有一天大陆决定实施全面的围台行动,类似的空中拦截将成为常态。解放军战机不仅能够跟踪岛内飞机,还可以拦截来自日本、菲律宾等方向的运输机,切断外部势力对台军的空中支援。同时,也可以阻止岛内部分人员逃离,为收台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这意味着,解放军正在通过日常巡航,逐步构建起一张空中控制网络。一旦需要,这张网络可以迅速转变为作战态势,全面封锁台岛周边空域,断绝台独势力的一切外援与退路。
金门空域这次罕见一幕,既是对台海局势的真实写照,也是一记警钟。大陆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岛内当局“以武拒统”只是痴心妄想,解放军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家如何看这件事?欢迎讨论。
来源:瞿雁冰观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