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采 | 万里援疆燃热血 愿做暖阳育心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1:11 1

摘要:“您今天恢复的不错,还是得按时间吃药......”在距东营市4500公里之外的新疆疏勒县中医医院的临床心理科的诊室里,这位为被患者亲切称为“心晴暖阳”的医生刘美玲开启了她新的一天的忙碌。2024年7月,东营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美玲作为国家中医

“您今天恢复的不错,还是得按时间吃药......”在距东营市4500公里之外的新疆疏勒县中医医院的临床心理科的诊室里,这位为被患者亲切称为“心晴暖阳”的医生刘美玲开启了她新的一天的忙碌。2024年7月,东营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美玲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援疆干部人才踏上漫漫征程,开启了她为期一年的对口医疗援疆工作。

在精神科28年的临床实践中,刘美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她擅长诊治各类常见精神疾病及疑难危重病例,特别是对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困难、亲子关系不良及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等方面的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刘美玲在入疆前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深知,援疆不仅是一次医疗支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要在有限的援疆时间内,为当地人民送去我们的诊疗技术和温暖的医疗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刘美玲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

“进驻疏勒县中医医院后,除了饮食和生活上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外,医院资源相对匮乏,科室设置不完善,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精神心理医疗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尽管刘美玲面临的困难比想象中更大,但她很快克服了饮食、住宿、天气等生活困难,迅速调整状态,一头扎进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之中。

开设临床心理科,成了她定下的第一个目标,也是她为这片土地播下的第一颗希望的种子。为此,刘美玲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着手制定精神障碍诊疗规范、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科室管理制度等相关规范化流程及制度,为临床心理科的筹备筑牢根基。2024年11月15日,经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疏勒县中医医院临床心理科正式成立。

“精神心理医疗的发展需要更多医院的参与,除了援助疏勒县中医医院,疏勒县人民医院的帮扶工作同样重要。”援疆期间针对疏勒县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病房设置,刘美玲从专业角度提出改造意见。她挤出自己休息时间,深入实地考察病房,结合图纸反复推敲,从心理医学科的专业需求出发,在充分考虑安全、便利和患者舒适性的基础上,对病房的门、窗、床、地面、卫生间等细节逐一规划,经过她近两个月的努力,她为疏勒县人民医院精神科的轻症半开放病房和重症封闭病房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改造规划方案。“我只是想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且利于康复的治疗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刘美玲谦虚地说。

“援疆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更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刘美玲从点滴入手、从基础开始,通过业务讲座、现场指导、病例分析、教学查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倾囊相授,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援疆工作不能仅局限在科室,更要为当地百姓作贡献。”在专注医疗帮扶的同时,刘美玲把当地医疗团队建设和社会责任牢牢结合,她带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参加义诊活动、深入社区和学校举办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只要当地百姓需要,她和她的医疗团队总是冲在公益活动的最前线。(东营援疆指挥部 供稿)

本文来自【疏勒观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