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神坛”危机:当流量成为双刃剑,谁在害怕跌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4:37 1

摘要:30年后,这个“普通程序员”缔造了小米帝国,更在54岁跨界造车,让小米SU7上市即封神——27分钟斩获5万订单,全年交付13.5万辆,甚至扬言2025年挑战30万辆目标。

——从“爽文男主”到舆论漩涡,我们是否正在杀死一个时代偶像?

一、雷军的“爽文人生”:从程序员到千亿帝国的造梦者

1987年,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一新生雷军仅用两年修完学分,靠写代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30年后,这个“普通程序员”缔造了小米帝国,更在54岁跨界造车,让小米SU7上市即封神——27分钟斩获5万订单,全年交付13.5万辆,甚至扬言2025年挑战30万辆目标。

雷军的成功,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霸总爽文”:卡里躺着“冰冷的40亿”(后被辟谣),抖音一年涨粉2500万,直播单场点赞破2亿。他的演讲风格谦逊真诚,鞠躬致谢、自嘲“社恐”,与高高在上的企业家形象截然不同。这种“接地气”的人设,让他成为流量时代的宠儿,甚至催生一门“雷学”——从营销策略到育儿心经,全网争相解读。

二、被捧上神坛的代价:流量盛宴下的隐忧

1. “神性”背后的容错率归零

雷军被冠以“雷神”“中国乔布斯”之名,公众期待他永远正确、永远完美。

然而,流量是一把双刃剑:2025年小米SU7因软件问题召回3.1万辆,尽管通过OTA远程升级快速解决,仍引发“质量质疑”。更致命的是,同年4月一起SU7高速起火致3人死亡事件,将小米推上风口浪尖——此前雷军曾高调宣传“电池可防子弹”,事故却让“安全神话”瞬间崩塌。

2. 同行捧杀与舆论暗战

车企纷纷效仿“雷氏营销”,却频频翻车。智己L6发布会错标小米SU7参数,遭小米法务部强硬声讨;CEO刘涛“卖惨式演讲”被群嘲,网友怒斥“吃相难看”。

就连360周鸿祎也坦言:“雷军是营销的神”,但过度追捧背后,实则是行业对流量的集体焦虑。

3. 粉丝经济的反噬陷阱

米粉的狂热支持,曾让小米SU7创下60%“盲订”纪录,却也埋下隐患。一旦产品不及预期,爱之深则责之切。某自媒体博主仅因建议“理性看待SU7配置”,评论区便被“水军”“恰饭”等骂声淹没。

正如经济学家任泽平警告:“今天有多少人捧你,明天就会有多少人踩你。”

三、流量反噬:那些被捧杀的前车之鉴

- 智己L6的“碰瓷式营销”:蹭小米热度却因技术夸大(半固态电池宣传去“半”字)和价格跳票,从“流量黑马”沦为行业笑柄。

- 百度璩静的“狼性翻车”:副总裁模仿雷军打造“女强人IP”,却因“员工离婚比招人容易”等言论,引发全网声讨,暴露流量人设的脆弱性。

- 贾跃亭的“窒息式造梦”:从“为梦想窒息”到“下周回国”,过度营销最终反噬品牌信誉,成为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四、我们是否需要“祛魅”雷军?

雷军的成功绝非偶然——小米研发投入超300亿,SU7碰撞测试数据优于行业标准,危机时快速召回的态度赢得用户谅解。但社会将他推上神坛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剥夺他“犯错的权利”。

呼吁理性与包容:

拒绝造神:雷军是人而非神,产品迭代需要试错空间。若因一次事故否定全部,中国制造将无人敢创新。

警惕饭圈化:企业家的核心使命是做好产品,而非讨好粉丝。华为任正非的低调路线,同样成就伟大品牌。

支持大于苛责:中国需要更多雷军式的跨界破局者。与其苛求完美,不如给予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

雷军的传奇,是时代与个人努力的共同答卷。流量可以成就一个品牌,亦可瞬间将其吞噬。当我们学会以平常心看待企业家,允许英雄也有瑕疵,或许才是对中国创新最好的护航。毕竟,下一个“雷军”的诞生,需要的不仅是掌声,更是一片宽容的土壤。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