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家近,工资差不多,还随时可以回家,很安逸。”今年2月,在外务工多年的恩阳区茶坝镇人陈旭华通过恩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的帮助,顺利入职恩阳区临港产业园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操作员。
“离家近,工资差不多,还随时可以回家,很安逸。”今年2月,在外务工多年的恩阳区茶坝镇人陈旭华通过恩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的帮助,顺利入职恩阳区临港产业园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操作员。
陈旭华是恩阳区众多返乡就业人员之一。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恩阳区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促进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产业发展的需求是激活就业的主要动能。近年来,恩阳区聚焦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医药健康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及文旅康养和商贸物流两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恩阳食品工业园、巴中临港产业园、小微企业园等园区企业吸附就业能力,打造更多就业新增长点和拓展脱贫群众就业空间。同时,积极通过人社专员“点对点”服务,收集企业发展诉求,针对性开展用工保障服务,累计引导吸纳群众就近就业1万余人。
群众就业的需求是推动就业的关键环节。去年以来,恩阳区针对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特点,广泛收集区内外优质岗位信息,围绕“10+N”公共服务活动,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主题,高频次开展游园入企、“送岗直通车”、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46场,切实将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优化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3300人次,帮助增强转移就业技能水平和自主创业能力。
“家门口”的就业载体,也是吸引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恩阳区坚持把就业帮扶车间(基地)作为助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稳定致富的重要载体,采取“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联合体+就业帮扶车间”等模式,引导企业到乡镇、村组累计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2个。截至目前,各类载体、项目吸纳带动脱贫人员1000余人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此外,健全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也推动了就业工作发展。为织密“一张服务网”,恩阳区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产业吸附村及远离场镇偏远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片区就业创业服务点106个,配备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171名,实现全区中心村服务网点全覆盖,加速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累计为脱贫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推介、就业培训等“家门口”就业服务10万余人次。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