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文共672个字,预计阅读需2分钟▼3月29日,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人工智能法治论坛在广州召开,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环球视野下的法治融合发展”。

正文共672个字,预计阅读需2分钟▼3月29日,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人工智能法治论坛在广州召开,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环球视野下的法治融合发展”。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伟,广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金艳,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姜伟表示,为促进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法治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需要建立更敏捷的立法体制机制,应对各类新挑战新问题;人工智能法治建设应推进融合治理,坚持发展和安全相统一、鼓励创新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人工智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人工智能法治建设应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促进形成更广泛的国际共识,同时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实践需要的人工智能法治体系。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加强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时代赋予法律人的责任使命。希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论坛发布了《人工智能示范法3.0》和《广州互联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意见》。本次论坛由主论坛、十个分论坛及一个青年论坛组成。来自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科研院所、学术出版单位、企业等单位的境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大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问题。·END·

来源:民主与法制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