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李最近迷上了投资,股市一片飘红,他看着朋友们在朋友圈晒收益,心里痒痒的,赶紧冲进去买了只热门股票。谁知道刚买没两天,市场开始回调,小李的股票也跟着跌了10%。这下他慌了手脚,赶紧割肉卖出,生怕亏更多。结果没过几天,市场又反弹上去了,之前卖掉的股票也跟着涨了回
小李最近迷上了投资,股市一片飘红,他看着朋友们在朋友圈晒收益,心里痒痒的,赶紧冲进去买了只热门股票。谁知道刚买没两天,市场开始回调,小李的股票也跟着跌了10%。这下他慌了手脚,赶紧割肉卖出,生怕亏更多。结果没过几天,市场又反弹上去了,之前卖掉的股票也跟着涨了回去,小李看着账户,真是后悔得直拍大腿。
你是不是也和小李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想赚钱,却总是事与愿违?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投资心理学,让你不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投资心理学,听起来好像很高深,其实说白了,它研究的就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情绪和心理状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你一定知道什么是“过山车”,投资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像过山车一样,时而因为盈利而兴奋,时而因为亏损而恐慌。
很多时候,我们的投资决策,并不是理性的,而是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投资心理学,就是要帮助我们认识到情绪的影响,学会在投资的时候保持冷静,做出更明智、更理性的决策。
投资时,我们容易掉进一些“情绪陷阱”。其中,羊群效应、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可以说是最容易让我们“踩坑”的三大心理现象,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心理陷阱一:羊群效应,跟风买,盲目卖,人云亦云随大流
解释: 羊群效应,也叫做从众心理,指的是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效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别人买什么我也买什么,别人卖什么我也跟着卖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就像一群盲目跟风的绵羊。
例子: 就像故事里的小李,看到朋友都在买科技股,就以为科技股一定能赚钱,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就盲目跟风买入,结果不幸在高点接盘,市场一旦回调,就损失惨重。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别人恐慌时我比别人更恐慌。
应对策略: 想要避免陷入羊群效应的陷阱,最重要的就是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深入研究,了解投资标的的基本面和风险,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和内幕消息,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被市场情绪和他人行为左右。
心理陷阱二:损失厌恶,怕亏钱,更怕后悔,死扛到底不认输
解释: 损失厌恶,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的现象,指的是人们面对损失时,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要远远大于面对收益时所感受到的快乐程度。在投资中,损失厌恶心理会导致投资者过度害怕亏钱,即使明知投资已经出现亏损,也不愿意割肉止损,而是选择继续死扛,幻想价格能够涨回去,甚至会为了摊平成本而不断加仓补仓,结果往往是越亏越多,深套其中。
例子: 就像小李买的股票,跌了10%的时候,他心里非常难受,虽然理智告诉他应该及时止损,但损失厌恶心理却让他难以割舍,总觉得再等等说不定就能涨回去,结果越等越跌,最终亏损高达30%,损失进一步扩大。
应对策略: 想要克服损失厌恶心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定止损点,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在进行投资之前,就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预先设定好能够承受的最大亏损比例,一旦亏损达到止损点,就要果断卖出,及时止损,避免让亏损继续扩大。记住,止损不是失败,而是控制风险,保护本金,为未来创造更大收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心理陷阱三:过度自信,觉得自己是“股神”,盲目加仓胆肥大
解释: 过度自信,指的是投资者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认为自己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总是觉得自己是股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投资顺利,获得一些盈利时,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会更加膨胀,变得盲目乐观,低估市场风险,做出更加激进的投资决策,例如盲目加仓,重仓甚至是孤注一掷,一旦市场风云突变,就容易被打得措手不及,导致巨大的亏损。
例子: 小李有过几次成功的投资经历,赚了一些钱,就开始飘飘然,觉得自己是投资天才,是百年不遇的股神。在过度自信心理的驱使下,他开始变得胆大妄为,将大部分资金,甚至是全部身家都all-in到一只股票上,结果市场突然变脸,他重仓的股票遭遇断崖式下跌,小李的财富也随之灰飞烟灭。
应对策略: 想要战胜过度自信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谦逊,承认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股神,不要轻信自己的判断,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时刻牢记市场是变化莫测的,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市场的未来。在投资决策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多听取不同的意见,多角度分析问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要避免头脑发热,孤注一掷。记住,谦逊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投资市场中,尤其如此。
既然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情绪,避免被情绪左右,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呢?以下两种方法,或许能帮助你成为更成熟的投资者。
方法一:冷处理情绪高涨时,先冷静24小时
当市场行情火爆,或者你因为投资盈利而情绪高涨时,千万不要急于做出任何投资操作,不妨先给自己降降温,冷静24小时,让情绪慢慢平复。
在这24小时冷静期,你可以做一些与投资无关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是去户外散散步,让自己的注意力从市场行情中暂时抽离。等到情绪冷静下来,再重新审视市场行情和自己的投资决策,你会发现自己的判断会更加理性和客观,也能有效避免因为情绪冲动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记住,投资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跑得快不如跑得稳,冷静和理性永远是投资长胜之道。
方法二:写投资日记记录决策和情绪,复盘反思促成长
养成写投资日记的好习惯,每次在做出投资操作之后,都认真地记录下自己做出这项决策的原因,以及当时的情绪状态。例如,你可以在日记中记录:今天买入了某只股票,原因是看到别人都在买,当时的情绪是FOMO(错失恐惧症),害怕错过赚钱机会。
定期回顾自己的投资日记,复盘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和情绪状态,找出哪些决策,是受到情绪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理性。
通过长期坚持写投资日记,你会逐渐更加了解自己的投资行为模式,识别出容易让自己陷入情绪陷阱的触发点,从而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更加有意识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记住,投资日记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你投资成长道路上最真诚的伙伴,它将见证你,从情绪化的韭菜,蜕变成理性成熟的投资高手。
5.风险管理:心理的“安全带”
投资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而且是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控制好投资情绪,就如同在投资道路上系好了安全带,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让你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例如,避免受到羊群效应影响,可以减少盲目跟风投资导致高位接盘的风险。克服损失厌恶心理,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止损,避免小亏变大亏。保持谦逊,克服过度自信,可以防止我们因为盲目乐观而轻视风险,做出过于激进的投资决策。
总而言之,投资心理学是风险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掌握投资心理学,就等于为自己的投资之旅系上了一根牢固的安全带,让你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更加游刃有余。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投资心理学,深入剖析了情绪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意识到,投资不仅仅是一场冰冷的数字游戏,更是一场考验人性的心理战。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管理好情绪,才能在市场中游刃有余,最终成为投资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明天,我们将继续揭秘投资世界中的各种陷阱,进入备受期待的投资的误区篇章,带你擦亮眼睛,识别那些隐藏在投资道路上的陷阱,让你的投资之旅更加畅通无阻。精彩内容,不容错过,敬请期待!
互动一下在今天学习的三大心理陷阱中,你觉得自己最容易陷入哪一种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也别忘了点赞+分享+关注哦,下期更多精彩的投资干货,等你来解锁!
来源:金融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