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特产”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1:29 1

摘要:辽宁东港草莓鲜果年产量30多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50亿元,品牌价值近400亿元;云南宣威火腿成为宣威市21万生猪养殖户的致富动力,实现户均增收2.8万元;江苏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50亿元,覆盖养殖、加工、销售、文旅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

□ 胡立彪

辽宁东港草莓鲜果年产量30多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50亿元,品牌价值近400亿元;云南宣威火腿成为宣威市21万生猪养殖户的致富动力,实现户均增收2.8万元;江苏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50亿元,覆盖养殖、加工、销售、文旅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加工制造”“地理标志+数字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创新发展大文章,让“土特产”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地理标志是指标识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我国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疆域辽阔、气候多样、物产丰富,孕育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地域风情与人文历史,其蕴含的稀缺性、品质保障与文化附加值,高度契合当前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的消费升级浪潮。

在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中。实行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制度,对提升特色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以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地理标志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水平显著提升,运用效益充分显现,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地理标志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现。截至今年6月,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861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24个,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3.7万家。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连续5年实现增长。

我国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但也要看到,目前,无论是在地理标志培育与保护层面,还是在地理标志产业运营与开发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概括起来存在“三有三无”现象:“有品质无品牌”,一些地方的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整体认知度较低,消费者难以清晰辨识其核心价值;“有特色无流量”,不少地方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营销推广渠道相对传统、单一,难以有效触达和打动追求品质生活与情感共鸣的新消费群体;“有优品无优价”,有的地方对地理标志商业运营管理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充斥,“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损害消费者信任与产业发展根基。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补齐弱项短板,推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严格保护——完善地理标志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推动经营主体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促进运用——支持各地立足传统优势打造特点鲜明的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领域标准制修订,保持区域内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做强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引领地理标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支持各地探索地理标志品牌运营,建立完善地理标志品牌经营管理体系。

融合发展——探索“地理标志+”,促进地理标志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融合发展;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天然种质和繁育种质资源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地理标志产业转化;充分挖掘地理标志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以地理标志为核心,集历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全景式旅游发展模式。

加强宣传——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营销推广活动,提高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企业、个人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助力地理标志产品销售;指导更多有出口优势的地理标志产品参与国际互认和交流合作,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观象台】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