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很多公司都在复盘,在复盘时会发现很多管理者没有完成第一季度的目标,甚至远远低于预期。
导语:为什么说“比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聪明的工作”?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最近很多公司都在复盘,在复盘时会发现很多管理者没有完成第一季度的目标,甚至远远低于预期。
如今,第二季度已经到来了,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处境,如何在第二季度拿到更大的结果?
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努力地工作。
《麦肯锡工作法》中,也有一些思路可以供我们参考。在这里,分享给你。
不要妄想烧干大海
所谓把大海烧干,就是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想要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在思考的时候,也希望准备好了再行动。
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你什么都想做,意味着你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分配,看似很努力地工作了,做了很多动作,但最后仅仅完成目标进度的70%,甚至更少。
因此,不要妄想烧干大海,而是要有大局观。
很多事情,可能都和你的结果目标相关,很多分析都可以展开,但大多数你都得忽略掉。
你要抓大放小,关注那少数几个真正能影响你拿结果的过程指标。
在做事的时候,你也不要想着先思考好了再出发。
很可能等你准备好了,第二季度已经过去了一半。而且,外部世界是变化的,你要是准备,永远也准备不好。
很多问题很多坑,是设想不出来的,走在路上才会发现。
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说:“做阿里巴巴的时候,我根本没想过做支付宝,做阿里巴巴的时候,碰上ebay,如果ebay这么搞下去,我是一定会输掉,那我就做个淘宝。结果在做淘宝的过程中,发现没有支付怎么办,如果我不做,我等银行,没有一家银行愿意做。那我就做个支付宝。突然发现物流不行怎么办,那我再做个菜鸟,所以这就叫没办法。”
因此,当路线大致正确,就要立即开始行动,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找到关键驱动因素
所谓找到关键驱动因素,就是一旦出现问题,不能点对点的解决。
如果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你一直在救火。
怎么办?不要把整个问题撕成一片片小问题,而是要深入钻研问题的核心,抓住事物的第一性原理。
教员告诉我们:“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看成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分析方法。”
所以我们也是一样,你一定要从现象看到到本质,从次要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
找到问题还不够,还要解决它。怎么做?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把自己的所有资源,集中在这个问题点上,全力以赴解决它之后,再去解决其它的痛点。
你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就能产生十倍的功效。如果你再用上三倍的功力,就能产生万倍的效果。
这就是: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先摘好摘的果实
我之前说过,你做变革,或者作为空降兵,为了成功落地,一定要先取得小胜利,这样可以赢得信任,证明能力,等坐稳位置后,可以顺利推进改革。
其实完成目标也是如此,目标太高,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怎么办?就是要先摘好摘的果实,这么做,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
如果你还是觉得难,那么有一个方法,就是你可以直接把它们拆解成更具体、简单易执行的步骤。
你把目标简化,可以让你更快启动,一开始有点难,但是慢慢地,就习惯了,可以更快获得下一次成功。
正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所说的:“成事没有那么难。就是把“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三百个、三千个技术步骤和参数,然后挨个攻克。”
从目标着手,从解决小问题干起,慢慢地,就能积小胜为大胜。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做好一件事,除了是说要在工作中聚焦,做到深度工作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试图去做整个团队的工作。
柳传志说: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CEO要做的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把企业做强,一个是把企业做长。“做强”就是让利润持续地增加,“做长”就是不要让企业因为颠覆性的因素垮掉。
老板有老板的重任,管理者也有管理者的责任。但大多老板、管理者都会认为自己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团队里的大事小事都得自己亲自参与。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自己大包大揽,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抑制团队的成长,导致目标完不成。
所以新的一个季度,为了完成目标,一定要借助团队的力量,通过团队的力量去实现目标。
每天绘制一张图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新收获。把它们记录下来,将有助于推进你的思考。
所以绘制一张图表的目的,是让我们养成每天复盘的习惯。
曾国藩每天用正楷写日记,将日记分为八栏,分别是“读书”“静坐”“属文”“作字”“课子”“对客”“回信”,每日按格填写,帮助自己反省成长。
你也要如此,得养成复盘的习惯。你要复盘一下,今天的工作中,做对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另一方面, 你还可以建立错误日志,将每次犯错的时间、事件、原因以及改进措施都详细记录下来。
定期回顾这些日志,从中总结规律,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习惯性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在每一天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一步步逼近季度目标、年度目标,乃至人生目标。
最后的话,2025年第二季度,要聪明的工作,而不是努力的工作:第一个,不要妄想烧干大海;第二个,找到关键驱动因素;第三个,先摘好摘的果实;第四个,一次只做一件事;第五个,每天绘制一张图表。
管理者该如何避免烧干大海,如何做到深度思考?
一次只干一件事,要做专业的事,利用团队成事,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又该如何选人用人?
不追过程就拿不到结果,那么该如何追过程?
管理者又该如何制定目标,让下属很爽很想干?
来源:张丽俊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