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清廉”的官,宁愿贷网贷,都不贪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20:58 1

摘要:“网贷填个假信息就能秒到账?”这条灰色捷径,竟被一名副区长亲身验证。2025年4月,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的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案,撕开了年轻干部“超前消费—疯狂借贷—权力变现”的腐化链条。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奔驰车开进纪委大院时,后备箱里竟码着47部旧手机,

“网贷填个假信息就能秒到账?”这条灰色捷径,竟被一名副区长亲身验证。2025年4月,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的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案,撕开了年轻干部“超前消费—疯狂借贷—权力变现”的腐化链条。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奔驰车开进纪委大院时,后备箱里竟码着47部旧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还款提醒像一张张“索命符”。

1. “第一笔贷款埋雷”:从简朴干部到“消费人设”崩塌

2008年,顶着“大学生党员”光环的骆毅初入职场,同事评价他“阳光上进,生活简朴”。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儿子出生后装修缺钱,他申请了20万银行贷款。住进新房那一刻,他摸着新买的阿玛尼领带,突然觉得“工资配不上这身行头”。

2. 网贷成瘾:67个APP、199次借款的“死亡循环”

2015年,为偿还银行贷款利息,骆毅在某网贷平台尝到“填两个信息就放款”的甜头。从此,他沉迷“以贷养贷”,先后向67家机构借款199笔,累计781万元。疯狂消费清单令人咋舌:

手机成瘾:每年必换最新款iPhone,5年购入70万元手机,倒卖损失30万;

豪车游戏:2020年购入顶配越野车,仅开一周便折价40万置换低价车;

利息黑洞:仅网贷利息就超170万,月均还款压力相当于其工资的10倍。

3. 权力变现:从“被围猎”到主动索贿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骆毅开始将手伸向工程领域。2018年,他向房地产商彭某某“借款”35万,对方4次以拜年名义送7万现金,他坦然笑纳;2021年主管道路改扩建项目时,更通过同事牵线收受50万贿赂。用他的话说:“有这样的老板朋友是自己的能力”。

年轻干部腐败新趋势:网贷成“导火索”

中央纪委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干部违纪案例三年激增240%,其中超六成涉及超前消费引发的贪腐。骆毅案暴露的不仅是个人堕落,更是网贷监管盲区与年轻群体价值观扭曲的叠加效应。

“面子经济学”摧毁底线思维

“开会必倒扣手机防催债”“摘下手表看见镣铐印痕”,这些细节折射出骆毅畸变的心理:他把“抢着买单”“用最新款手机”视为身份象征,却忘了党员干部真正的“面子”应是群众口碑。

反腐新课题:切断“消费—腐败”链条

此案警示需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查违规借贷平台,另一方面强化年轻干部“消费观教育”。正如雅安市纪委点评:“寻一世精神丰裕,远比图一时光鲜亮丽更有价值”。

当骆毅把第47部手机扔进后备箱时,他不知道,真正的“镣铐”早已锁住人生。此案留给社会的思考远超个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党员干部如何抵御“精致利己主义”诱惑?答案或许藏在入党誓言里——那句“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承诺,从来不是摆设,而是抵御奢靡之风的最后盾牌。

来源:时刻在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