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财富管理领域的超高端服务模块,私人银行持续定义着行业服务能力的金标准。2024年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让这个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纵观市场表现,13家主要银行的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总计达到20.2万亿元,相比2023年的17.31万亿元增长16.7%;
作为财富管理领域的超高端服务模块,私人银行持续定义着行业服务能力的金标准。2024年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让这个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纵观市场表现,13家主要银行的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总计达到20.2万亿元,相比2023年的17.31万亿元增长16.7%;客户总数达171.31万户,较2023年的145.86万户增长25.45万户。其中,八家资产管理规模突破万亿的私人银行正在这片蓝海中各显神通,展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从数据对比来看,多家银行在2024年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这反映出在经济增速换挡背景下,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作为行业领军者,工商银行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该行通过打造"企业家伙伴银行"战略,设立超2000家"企业家加油站",升级"工银e企+"平台,推出科创企业股权激励贷等创新产品,并首创家族信托综合顾问服务。同时,通过构建慈善公益生态圈,举办"君子伙伴 善行致远"论坛等举措,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发展。年报数据显示,其私人银行客户达28.9万户,管理资产规模3.47万亿元,增速分别为9.9%和13.2%,继续领跑行业。
深入分析市场格局,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私人银行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双轨并行"特征。一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庞大的客户基础,在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工商银行以28.9万户的私行客户数量继续领跑行业,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以25.6万户和23.15万户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国有大行的私行客户总数已超过77万户,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四成份额。在增速方面,各家银行表现各异:工商银行的客户增速从2023年的16.3%放缓至9.9%,建设银行也出现小幅下滑,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则保持着14%以上的较高增速。特别引人关注的是邮储银行,虽然缺乏可比数据,但其27%的增速令人瞩目。
股份制银行阵营中,招商银行以16.91万户的客户规模稳居首位,13.61%的增速较上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浦发银行虽然基数较小,但13.95%的增速同样亮眼。相比之下,平安银行7.3%的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资产管理规模方面,国有大行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工商银行3.47万亿元的规模稳居榜首,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3.15万亿和3.14万亿紧追不舍。值得玩味的是,中国银行实现了增速的显著提升,从11.16%跃升至16.7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股份制银行在资产管理规模上虽不及国有大行,但各具特色。平安银行以1.98万亿元的规模领跑股份行阵营,光大、兴业、民生、浦发等银行则在1万亿以下区间展开竞争。这些银行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普遍保持着10%左右的增速,显示出持续的发展潜力。
招商银行作为"零售之王",虽然在数据披露上趋于简化,但其16.91万户的客户规模和13.61%的增速,依然彰显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该行通过强化专业引领与公私协同,持续优化"人家企社"综合化服务体系,在高端客户服务领域保持着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呈现出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各展所长的竞争格局。国有大行依靠规模优势主导市场,股份制银行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和经营效率寻求突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升级,未来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资产配置能力,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专业、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