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贡井区辅读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点亮微光 共蔚蓝”融合教育实践活动。107名特殊教育学生在教师、爱心志愿者的陪伴下,用画笔架起沟通的桥梁,在百米画布上共同描绘璀璨星空,传递“全纳共融”的社会理念。
自贡融媒记者 兰艳
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贡井区辅读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点亮微光 共蔚蓝”融合教育实践活动。107名特殊教育学生在教师、爱心志愿者的陪伴下,用画笔架起沟通的桥梁,在百米画布上共同描绘璀璨星空,传递“全纳共融”的社会理念。
活动现场,来自银台融合教育中心的专业志愿者通过讲座与科普动画,将孤独症群体的认知特点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画面语言。在“孤独症知多少”有奖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互动,植物盲盒奖品的设置既符合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又暗含生命成长的寓意。同时,寓意“接纳与关爱”的蓝丝带在每个人腕间飘扬,构筑起温暖的情感纽带。
本次活动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为主题,独创孤独症群体“艺术笔友”形式,让不善语言表达的“星星的孩子”以画交友,与其他孩子共同完成“百米星空长卷”,通过画作传情达意。
画卷中,牵手小人环绕的蓝色地球与绚烂银河交相辉映,200余双大小手印化作星辰轨迹,既展现孤独症孩童独特的思维光谱,又诠释出融合教育理念。据贡井区辅读学校负责人介绍,集体创作主题联画采用模板拓印、自由绘制等参与形式,并结合触觉引导尺、气味调节等无障碍支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安全协作。
据了解,该校以“跨群体绘画对话”的融合教育,形成“共绘-共情-友爱”的社交场域,这些充满生命张力的绘画作品,成为了孤独症孩子社会参与的“非语言通行证”,传播着包容精神,也呼应了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
“每颗星星都有独特的运行轨迹,每颗星星也都值得闪耀。”贡井区辅读学校负责人在介绍办学理念时表示,作为区域性特殊教育示范单位,学校秉持“全纳教育”理念,专为智力障碍及脑瘫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并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行为特征及身体条件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采用多感官教学、康复训练等教学模式,成功帮助数百名特殊儿童获得独立生活能力,重建社会连结。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创新构建普特融合教育体系,与普通中小学校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联合课程、融合活动、师资交流等形式,搭建起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彩虹桥梁,让折翼天使在包容的土壤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
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来源:自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