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荔波县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思路,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不断夯实基层根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效能,助力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荔波县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思路,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不断夯实基层根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效能,助力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一是强阵地建设,规范化运行。按照省州关于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标准,突出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核心载体的基础性作用。稳步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109个(县级1个,乡镇8个、村级100个),设群众接待、多元调解、指挥调度区 ,配1厅6室,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已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二是强资源整合,构建一站平台。县级综治中心整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人社劳动监察等35个部门进驻,线下设8个窗口,线上开通43个部门账号进驻,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三是优化窗口设置,促进联动功能。开设“法律服务、行政复议与应诉、涉法涉诉、综合接访、网上信访、诉调对接、多元调解、劳动监察”8个窗口,以统筹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全面提升县级综治中心协同联动功能。
县综治中心在已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中枢统筹调度联治,强化三项机制,一是强化纠纷分类,优化“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围绕“降低矛盾纠纷上行数量和成诉发案风险,提升化解稳控能力”的工作目标,制定印发《荔波县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县级统筹指挥、乡(镇、街道)衔接联动、村(社区)前端介入”作用,明确明晰我县易发多发的17种矛盾纠纷类型,设定“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风险等级,制定印发《荔波县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操作手册》,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分类处置,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稳控、跟踪回访、闭环销号”全流程管理。二是强化统筹联治,完善“诉调”工作机制。围绕“源头减量、提质增效、实质化解”的工作目标,制定印发《荔波县诉源治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县级综治中心为支点,统筹“法院、司法、乡(镇、街道)、行业部门”四方力量,积极推进“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方式相互联动,促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有法可依、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实现诉调对接“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闭环流程,强力推进“诉前委派、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常态运转。三是强化排查稳控,抓实“五情预警”工作机制。围绕重点突出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解决在小”的工作目标,对警情、社情、访情、舆情、诉情“五情”每日进行受理登记、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对重点突出矛盾纠纷进行月分析研判,适时提级会商明确“化解主体责任、涉及单位联动责任、属地管控责任”,及时交办督办,实现纠纷“快速解决、妥善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以“制度标准化、流程科学化、服务精准化”为目标,全面深化规范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智慧的治理服务。一是做优线下服务。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推送线索566件,办结495件;县综治中心按照“一月一分析,一月一研判”的工作措施,对纳入视线的风险隐患线索进行分析研判,涉及重点隐患线索均按照“四定”包保责任落实;其他隐患线索均要求涉及乡(镇、街道)做好管控、化解及关注工作,如有反弹情况,第一时间做好前置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综治中心报告。全县排查出来的“六失一偏”重点人员全部落实管控措施,定期开展走访工作,均处于平稳可控状态。二是做优线上服务。我县通过线上流转处置,线下接访受理,与乡(镇、街道)、行业部门等实现信息共享,让信息多跑步,让群众少走路,实现“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今年以来,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共收到社情民意及各类矛盾纠纷隐患线索1269条,办结1125条;并依托平台开展巡查走访工作,共走访重点人员22614人次、巡查重点场所4782人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收群众反映问题共6426件,同比增加4.8%,全县应办结工单1433件,已申请结案1433件,有效评价总数139件,“五率”均为100%。我县以综治中心为支点,有力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力量,强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切实做到了风险可防,隐患可治,将各类隐患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您的平安就是我们的使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更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民心工程。让我们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凝聚政府、社会和群众三方力量,共同谱写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 END —投稿邮箱:lbxzfw@163.com
来源:荔波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