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个月前的一天,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他慌乱跑进前面一把伞下。撑伞的人扭头一看,两人同时愣住,复杂的眼神流过,彼此心照不宣。
“我知道杀害杨靖宇的凶手在哪里,他就在北京当官。”
1951年,在北京警务室里,一位正在受审的特务突然语出惊人。
在追问下,这位叫刘其昌的特务徐徐讲述一段往事......
几个月前的一天,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他慌乱跑进前面一把伞下。撑伞的人扭头一看,两人同时愣住,复杂的眼神流过,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曾同为东北抗联战士,当时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便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将军。
他和东北抗联,就像插在日本侵略者心脏的一把尖刀,令他们惶惶不安。
他们多次围剿这个“心腹大患”,却总让善长游击战术的杨靖宇逃脱。
在4个月内,杨靖宇率领1000人的部队转战两千公里,与日伪军作战60余次。气急败坏的日军悬赏两万元欲买他的人头。
他们还制定了阴险的策略,将“无人区”升级为“无粮区”。只要杨靖宇部队可能出现的地方,一粒粮食都不留。
有位善良的老人在地下埋下一袋粮食,被日伪军发现后,竟放出军犬活活将他咬死。
杨靖宇率队与敌人苦苦周旋。1940年春,面对关东军愈发猛烈的围剿,他决定采取战略转移:
将部队化整为零,安排第一路军主力先行转移,自己则率领警卫旅的400多名战士牵制日军主力。
然而,在这艰难的转移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了。
程斌是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不仅文化水平高,还颇具战略眼光。
日军抓住程斌的母亲,利用飞机传单四处散播消息。程斌的哥哥也前来劝降:“你连老母亲的命都不要了吗?”
程斌内心摇摆,找到了政‘委李刺苏,试探性地说:“现在战局不利,大家的亲属都在日军手里,这样耗着也不是办法,不如……”
话未说完,李刺苏猛地站起来,愤怒地打断道:“我们必须坚持到底!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动摇军心!”
程斌见状,立刻拔出手枪,朝李刺苏背后连开两枪,并污蔑其叛变。又找来十几个心腹,逼迫一师115名战士投靠了日军。
日军喜出望外,为程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归顺仪式。
程斌的叛变,对杨靖宇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两人太过熟悉,熟悉到只要听到枪响,就知道是对方;只要看一眼地形,他就能猜到杨靖宇会往哪里突围。
急于邀功的程斌,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敌人摧毁了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这些密营是抗联设在深山老林中的秘密宿营地,里面储存着粮食、布匹、药品等。
程斌带领日伪一下子摧毁了70多个密营,一夜之间,杨靖宇将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
他和战士们只能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吞一口树皮或棉絮。更糟糕的是,程斌还带领部队在夜间持续追击。
过去,日军不敢在山林里过夜,抗联的战士白天艰苦战斗,晚上还能休息、补给和转移。
可现在抗联战士们无处可藏,只能在野外露宿。尽管衣着单薄,他们也会被程斌的部队追得满身大汗,一旦停下,刺骨的寒风便如冰窟般侵袭全身。
当时东北后半夜,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夜晚,他们又累又饿,却不敢睡着,怕在睡梦中冻死。对他们而言,活着比死亡还艰难,可他们依然坚持着。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被打散,损失也很惨重,最后杨靖宇身边仅剩6人,其中4人负伤。“敌人要的是我的人头,你们赶快下山吧。”杨靖宇决定让伤员先行转移,而2名警卫员在下山找粮途中遭遇日军,在战斗中牺牲。
日军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杨靖宇的印章,确认他就在附近,随即调派了600人进行围捕。
1940年2月22日元宵节,杨靖宇在一间被雪覆盖的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
第二天,已经5天5夜粒米未进的他被日军包围,日本军官反复高喊:“只要投降,就能活命,还能富贵!”
杨靖宇用枪声回应了劝降。即便左手负伤,他依然坚持用右手继续战斗。最终,他倒在了敌军机关枪的扫射,年仅35岁。
而叛徒程斌,后来随其岸古隆一郎前往山西热河作战。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他枪杀了几名投降的日本俘虏,投机倒把混入国民D的华北野战部队,还当上了指挥员。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国军溃败,他又化名陈子平加入了解‘放军,混上了副科长职务。
然而,天网恢恢。他却与滞留在此的特务刘其昌雨中意外相遇。刘其昌是当年与他一起叛变的抗联战士。
刘其昌被群众发现后落网,为了戴罪立功,供出了程斌的真实身份。两位叛徒最终都被执行枪决,大快人心。
杨靖宇的牺牲,除了程斌,还跟另外几个叛徒密不可分。
警卫队长张秀峰。张秀峰是个孤儿,杨靖宇教他写字、唱歌、吹口琴。然而,这位被杨靖宇视若亲儿子的人,却带着大量钱财和资料投靠了日军。
在杨靖宇人生最后一天,5天5夜未进粮食的他,饿得连扒树皮的力气都没有,在路边等来了4位砍柴的村民。
杨靖宇拿出钱,恳请他们帮忙弄些粮食和一双布鞋,他的鞋子早已经破烂不堪,只能用绳子绑在脚上,脚在冰天雪地中已经冻伤。
他不知道,其中一位是伪排长赵延喜。这个满口答应给他的人,转头却将消息告诉了日军,导致杨靖宇最终被发现。
还有一位叛徒张奚若,正是这位“神枪手”,手持机关枪向杨靖宇将军扫射。
赵延喜受村民的唾弃,无法在村庄继续生活,只好远走他乡。六年后,当他再次回来时,被老百姓发现并扭送,最终在杨靖宇将军的坟前被击毙。
然而,另外两位叛徒张秀峰和张奚若,却因证据不足和“诉讼时效已过”,最终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令人愤慨。
杨靖宇牺牲时,日军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用药水浸泡,又将他的胃割开,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的胃已经因饥饿而萎缩变形,里面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完的棉絮、树皮......
这令他的死对头,日军岸古隆一郎深深震撼。
日本战败前夕,时任伪山西副省长的他用氢化钾毒死妻儿后,剖腹自尽。
来源:阡陌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