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上证指数下跌0.51%,报收 3807.29点;深成指下跌1.23%,报收12510.60点;创业板指更惨,大跌2.23% ,报收在 2867.97 点。沪深两市成交额21185亿,较昨日缩量3002亿。
2025年9月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上证指数下跌0.51%,报收 3807.29点;深成指下跌1.23%,报收12510.60点;创业板指更惨,大跌2.23% ,报收在 2867.97 点。沪深两市成交额21185亿,较昨日缩量3002亿。
首先,极致风格的扭转是市场调整的内因。前期抱团大涨的科技蓝筹继续杀跌,直接带动了指数下行。中芯国际复牌后的补跌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另外,融资余额的快速增加也为市场埋下了隐患。截至9月3日,融资融券余额已突破2.29万亿元,创出2016年以来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投资者整体杠杆率提高、安全边际下降,一旦市场波动加剧,杠杆资金就会放大波动。
还有就是长线资金出现阶段性撤出。近两周科创50ETF连续遭遇大额赎回,反映出机构资金在高位对成长板块的配置意愿下降。产业资本也在主动兑现收益。今年8月,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不断扩大,虽然9月第一周有所减少,但整体仍维持净减持格局。
面对这种市场,我们散户该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市场波动加大时,情绪化操作最容易导致亏损。
另外,分散配置很重要。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押注在一个板块上,不同板块波动差异大,分散投资可有效降低组合整体风险。
还有就是控制仓位是关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仓位管理比追求收益更重要,留有部分现金仓位可以在市场出现机会时灵活应对。
还要密切关注资金流向与热点持续性。通过观察板块资金流入趋势和市场情绪,判断热点板块是否具备操作价值,短期热点只适合轻仓尝试。
结合长期产业逻辑。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具备长期逻辑,可考虑作为中长期配置方向,而非仅依赖短线炒作。
为什么我对A股中长期依然有信心?因为政策环境提供了长期支持。中国宏观政策框架将在未来5-10年保持相对宽松,为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支持。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预计2025-2030年,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2025年财政赤字率已提高至4%左右,对应赤字规模约5.4万亿。预计未来5-10年,财政政策将保持适度扩张。
“反内卷”政策部署是一个长期的顶层设计。在这一政策影响下,中国制造业相关行业,如汽车、光伏、建材等,可能会因改善竞争格局而受益最大。
虽然短期市场出现调整,但中期趋势并未逆转,指数和科技板块均未到达阶段性高点。从估值与情绪指标看,9月5日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ERP)为5.32%,处于10年历史中等水平,指数仍有较高的上行空间。
另外多家机构指出,当前波动源于前期交易过热与结构集中,非趋势反转。市场短期调整接近尾声,转为低斜率上行更加持续。
未来5-10年(2025-2035年)A股将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8%-12%。
最后想说,与其天天盯着大盘忽上忽下闹心,不如沉下心研究政策支持的方向,找那些估值合理、业绩有盼头的公司。记住,现在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好标的和耐心。最后真正能赚到钱的,一定是那些看得懂政策、守得住仓位的人。祝大家明天都能选到好股票,账户一路长虹!
声明:本文只是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