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座有人文气息的城市,必然少不了资源禀赋、文化底色。文学与城市同频共振、相互成就,才可以描摹出城市的“根”和“魂”。如今,连续举办三届的“宁夏城市文学周”活动再次在石嘴山扬帆启动,以城市文学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城市积蓄前行的力量。连续数年开展的这场星光熠熠的
黄河岸边,文化绵延不绝;贺兰山下,文脉生生不息。
一座有人文气息的城市,必然少不了资源禀赋、文化底色。文学与城市同频共振、相互成就,才可以描摹出城市的“根”和“魂”。如今,连续举办三届的“宁夏城市文学周”活动再次在石嘴山扬帆启动,以城市文学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城市积蓄前行的力量。连续数年开展的这场星光熠熠的文学盛宴,不仅推动了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跨界出圈”,还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认识石嘴山的光辉历史、璀璨人文,擦亮了石嘴山城市文学品牌,推动着石嘴山城市文学高地的崛起。
城市文学的传承历久弥新,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宁夏城市文学周”活动以贺兰山、黄河为时代人文背景,搭建起文学交流的桥梁,邱华栋、柳建伟、老藤、刘亮程、郭文斌等众多文学名家心怀热忱来到石嘴山,和众多文学爱好者展开真诚对谈、交流创作心得,让创作的灵感不断擦出火花。大家敞开心扉,畅谈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发展,为“城市文学赋能高质量发展”筹谋划策,探讨文学与影视、文创等产业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工矿文艺、城市文学的时代价值与内涵,点燃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活动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作者、热心读者和高校学生,他们与众多名家面对面交流,热议优秀文艺作品,品读石嘴山文学之美,激发情感共鸣,为石嘴山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城市文学的创新奔腾不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一路不懈探索,一路锐意求新。近年来,石嘴山文艺工作者在发展城市文学、丰富工矿文艺创作的引领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深入工矿企业、街头巷尾,感悟石嘴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深入感知石嘴山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温度,以高超的文学手法反映时代风貌,一批展现石嘴山城市发展新气象的优秀作品喷涌而出:电影《绿皮小火车》、反映煤矿发展历程的《乌金时代》等等。文学名家的点评、指导,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都激励着宁夏、石嘴山的文艺创作者们笔耕不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活动举办以来,石嘴山大地更是涌现了陈斌、杨阿敏、杨莉等一批文学新人,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作家、读者、影视及相关从业者加入进来,探究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精神价值和美学意蕴,一起站在新的起点上,共同擘画文艺蓝图,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石嘴山篇章的壮美画卷。
城市文学的热土生机勃勃,为高质量发展拓宽空间。石嘴山,资源禀赋丰厚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山水交融钟灵毓秀、人文才俊群贤荟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富矿”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汇聚文学名家、名刊名编辑的“智”力,石嘴山持续释放蕴藏的强大创作能量,广大文学创作者涌动着真挚的文学情感,饱含着蓬勃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入挖掘石嘴山蕴含的人文情怀,在岁月荏苒中紧贴生活、感应时代,兼容并蓄、不负韶华,不断创作出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学作品,如那守箴的《大雪歌》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杨军民小说集《只想和你唱秦腔》、薛青峰散文集《无穷的远方》等作品都颇有影响,无不展现出新时代石嘴山的气韵和风采,以高水准的文艺作品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活动的持续举办,彰显出石嘴山文学创作对城市发展的价值,让文学与影视等其他艺术在交流融合中相互启迪、不断升华,带来别样的艺术繁荣和充沛的情感共鸣,滋养着渴望文艺之美的心灵,为石嘴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时代车轮滚滚前行,文学潮涌生生不息。黄河之畔、贺兰山下的这次文学盛举,不仅为推动石嘴山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气聚力,更是见证着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在这片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沃土上,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创作初心,携手山河同行,必将在不断赓续绵延石嘴山文脉的过程中,书写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绚丽篇章!
来源:塞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