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09:40 1

摘要:每天清晨,南京市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楼内总会准时传来清亮的诵读声。九年级教室里,鹏鹏和军军挺直腰板,双手端正地捧着课本,逐字逐句地朗读《春望》。阳光斜斜地漫过窗沿,将他们的影子与书页上的墨字重叠。时光荏苒,这两个能熟背近300首诗词的孤独症少年,在抑扬顿挫

每天清晨,南京市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楼内总会准时传来清亮的诵读声。九年级教室里,鹏鹏和军军挺直腰板,双手端正地捧着课本,逐字逐句地朗读《春望》。阳光斜斜地漫过窗沿,将他们的影子与书页上的墨字重叠。时光荏苒,这两个能熟背近300首诗词的孤独症少年,在抑扬顿挫的诗行间,悄然走出一条独特的成长轨迹。

被诗韵唤醒的星辰

这般诗意的晨读图景,在九年前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2016年,非科班出身的肖蒙蒙初任培智班班主任,面对一群无法对视、难以安坐的特殊儿童,她曾在空荡的教室里攥紧粉笔不知所措。但这位倔强的语文老师始终坚信,特殊孩子也能享受“一样的教育”。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带领学生们感受诗词之美。

肖蒙蒙的备课笔记里,密密麻麻标注着诗词教学的特殊设计:《清明》配杏花微雨视频、《望庐山瀑布》用AR技术呈现山水。“很多孩子受身体条件和家庭条件限制,不能去很远的地方看世界,但诗词能带他们看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能看到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情怀。”她用九年时间摸索出一套“视听联觉教学法”,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触摸的具象画面。

一、二年级立规矩、养习惯,三、四年级开始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之美、韵律之美。五年级统一购买书籍,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九年来,晨昏诵读从未间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鹏鹏的诵读铿锵有力,难以想象,刚进学校的时候,他说话只有口型没有声音。“他们不是学得慢,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肖蒙蒙拿出帮孩子们分类打印的诗词本。雨天,她带孩子们在走廊看小雨淅沥、大雨滂沱;初夏来临,课间在校园寻找开花的蔷薇;楼下麦子熟了,吟诵白居易的《观刈麦》;校园一角竹林茂密、鸟儿鸣叫,就一起看苍翠挺拔的竹……不能走远,肖蒙蒙就带着他们在方寸校园里寻找世间的万千风采。

九载耕耘静待花开

校长办公室的档案柜里,保存着鹏鹏2016年的入学评估报告:“无语言能力,社交障碍三级”。如今这个每天会在课后提醒老师吃饭的少年,正用铅笔在作业本上工整抄写《游子吟》。母亲张女士珍藏的视频里,记录着少年第一次主动为母亲递水的瞬间。“原来他什么话都不会说,现在会背好多好多的古诗,能做一点简单的家务。学校和老师,敲开了他的心门。”这个8岁才叫出第一声“妈妈”的孩子,在慢慢长大。

汗水浇灌出甜美的果实,家长非常满意孩子的进步。微信群里,家长们喜悦激动的心情仿佛溢出屏幕;QQ群里,家长们纷纷把学生背诗的视频传到相册串联起成长印记。如今,相册里的几百个视频,见证了孩子们的一路努力和成长。

古诗其实不同于白话文,理解和背诵都有些难度。但是肖蒙蒙从不放弃,两天不行就三天,三天不行就一周,慢慢教,孩子们总能学会。“家长从未放弃过孩子,我更不会放弃。”

背诵过程中面临的一大考验是遗忘,学生会忘,肖蒙蒙也会忘,读书没有捷径,唯有日复一日地诵读。办公桌设在教室里的她,总在闲暇时诵读诗书,引得学生围聚比拼。“老师比我会得多,比我背得快。”她就激励学生:“要不要和我比一比?”老师的身体力行,引得学生争相效仿,“现在,孩子们能流畅地背出古诗,藏着他们日诵千遍的坚持,有孩子的努力,也有家长的支持。”

星光终将照亮夜空

刚入校时,孤独症加多动的军军,不听老师指挥,还经常自言自语;鹏鹏说话只有口型没有声音,根本不会握笔书写。现在,军军画的漫画挂上了校园艺术墙,鹏鹏也捧回了“江苏好少年”奖章。每一天,孩子们都在改变着、进步着。虽然小步子,尽管慢节奏,但是一样可以抵达明天和未来。

肖蒙蒙的9人班级里,有4位是孤独症少年。调皮、可爱、努力,她这样形容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九年的相处,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她珍藏的玻璃罐里塞满孩子们分享的糖果,教案本里夹着学生手绘的“最美老师”卡片。都说这些孩子弄丢了表达和情感的拼图,但是其实他们应该是携带着独特频率的星辰。特教教师们应该最懂:那些笨拙的拥抱、执着的分享,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目前,我区在市平台登记的孤独症学生数为99人,68人安置在特校就读、29人安置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2人提供送教上门。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徐广星表示,针对孤独症儿童每年生源逐年递增的现状,除了班级老师的自主课程,学校的雨花石工艺品制作、汽车清洗、家政服务等课程都融入了对孤独症儿童的特别关注。“今年9月,学校也将开设六合区的卫星班,就是孤独症试点班,系统地给予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特别的特殊教育。”

夕阳斜照的篮球场上,鹏鹏和军军正争相把篮球投入筐中,肖蒙蒙站在一旁,为他们加油鼓劲。这一幕,仿佛在诉说,特殊教育者的伟大不在于教会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总能在认知的铜墙铁壁上找到裂缝,将光引进来。

记者在采访的那个下午目睹了太多“不合常理”的震撼:给孩子们拍一张合照要20多分钟,因为总有孩子会等不及脱离队伍;听到下课铃声的男孩不愿意再投一次球,执拗地要回家;铿锵有力背诵《水调歌头》的少年,不会回答关于为什么的问题……但正是这些矛盾,折射出特殊教育的真谛——不是强行矫正生命的形态,而是等待每朵花找到自己的季节。

肖蒙蒙们的坚守,是因为他们坚信:“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道。”这或许正是教育的终极浪漫:让所有生命都能在精神的星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夜晚来临,六合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公室里,依然有灯火常亮。你看,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永远有人擎着灯火,等待迟开的花。

来源:今日六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