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总编辑泄密不可能是意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09:22 1

摘要:话说日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Waltz建立了一个Signal群组,拉入了多位重要官员,专门讨论政治军事机密。不知如何,把《大西洋月刊》的总编辑也Jeffrey Goldberg拉进群内;然后,Jeffrey Goldberg把群组的信息公开出来,引

文︱周显

话说日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Waltz建立了一个Signal群组,拉入了多位重要官员,专门讨论政治军事机密。不知如何,把《大西洋月刊》的总编辑也Jeffrey Goldberg拉进群内;然后,Jeffrey Goldberg把群组的信息公开出来,引发了一场轩然巨波。

Jeffrey Goldberg是犹太人,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在美国出生,青年时在以色列服过兵役,作为《大西洋月刊》总编辑,地位崇高,是名记者,访问过不少猛人,例如希拉里、内塔尼亚胡等。

泄密事件发生后,白宫的美女发言人(Press Secretary)Karoline Leavitt评语是他不但是“反侵分子”(anti-Trump hater),而且还在“伊拉克大杀伤力事件”中撒谎,令到美国花费了大量金钱和死了大量军人(This is the same Jeffrey Goldberg who infamously lied about weapons of massdestruction to get us into the Iraq war,which cost trillions of dollars and thousands of American soldiers.)。不知此说的来源是什么,上述“把洗衣粉当作化学武器”不是美国政府的独立调查吗?

在传媒界的第一守则,就是报道的必须是事实,不过当然,人会错,传媒和记者也免不了有立场,立场有时免不了偏颇,也不可能是事实的全部,但至少,所说的至少是就他所知的事实。

再讲第三守则,是“消息来源不可泄漏”,这是基本的“义气”,宁愿坐牢,也不可以泄漏。

第二守则和以上的第三守则是同一系列,就是必须和消息来源“讲信用”﹕人家把秘密告诉你,是有立场、有目的,最重要的,是为了故事完整,以及取信于你,他可能会告诉了你一些不可以报道出来的秘密。

你不同意、不喜欢他的立场和目的,可以选择不报道,但一旦写出来,就必须大致上遵守消息来源的守则,这可以说是传媒守则,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诺和义气。

不过,如果记者是独立调查出来的故事,又或者是泄密者有心爆料,像当年的“水门事件”,当然是讲乜都得。

就以上事件,我只能说这绝不是意外︰Waltz不可能无端把Goldberg拉进群组,Goldberg也不可能无端泄密。

来源:周显香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