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康乐县莲麓镇,有这样一群奇石手艺人,凭着对奇石的挚爱,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家庭小院里,堆满各色各样的奇石,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让人觉得奇石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在康乐县莲麓镇,有这样一群奇石手艺人,凭着对奇石的挚爱,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家庭小院里,堆满各色各样的奇石,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让人觉得奇石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古朴的石头,经过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再经过他们的奇思妙想,赋予了它们丰富的内涵,一件件便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活灵活现。
4月2日,走进奇石手艺人丁尕林家中,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奇石有序陈列,这些奇石有的似巍峨山峰,有的如灵动动物,还有的仿佛是一幅幅天然的画卷,每一块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块块形神俱佳的奇石,不仅让丁尕林实现了精神上的富足,还有经济上的小康。
在丁尕林家的小院里,摆满了还未打磨、抛光的奇石,这些奇石都是他一有空就出去洮河、陇南等地“寻宝”得来的“宝贝”。谈起那些外出捡石头的经历,丁尕林热情地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捡石头的过程。丁尕林认为,捡石头的过程,就像是寻找生活中的美好,需要耐心和毅力。每一块石头,都需要经过细心的筛选、清洗、和底座搭配、命名,这个过程,对丁尕林来说既是一种磨砺,也是一种享受。
这些被捡来的石头,经过打磨、抛光成为一件件展柜上的艺术品,最终被有识之士赏识。丁尕林的奇石主要通过微信群、石展销售,每年通过奇石的售卖,让今年已经59岁的丁尕林每年都有着可观的收入。“我们捡石头十多年了。到处找,拿回家打磨,抛光,然后去市场、石展上去买,一年收入也可以着呢,能挣几万块钱。”丁尕林说。
奇石作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质地、色彩、纹理和蕴意吸引着赏石人的眼球,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寓意,成为众多人的精神寄托。因此,奇石不仅以其原本的形态销售,而且还可成为盆景的装饰物,让本身就珍贵的奇石更具价值。
在奇石手艺人丁少华家的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奇石,经过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石头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更为明显。一个个石头,经过丁少华的二次加工,成为了一件件会“话话”的艺术品。他一头扎进奇石艺术,奔波各地,捡石、加工、参加石展,乐此不疲,还通过直播、闲鱼等电商平台推广自己的作品,这使他的收入更为可观。
“我们每一周在临夏、广河的市场上拉着石头去跟市场。还有到兰州、定西、临洮、陇西等地去参加石展,一起出去摆着卖石头,还有快手上、闲鱼上、微信朋友圈、各大奇石的群里宣传洮河石,一年就挣个十几万块钱,”丁少华说。
在丁少华家的展柜上,奇石的形态各异,有的如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似仙境一般,云雾缭绕。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在观赏中感受到无尽的乐趣。比如,有一块奇石被称为“鲤鱼送福”,它的形状就像一只优雅的鲤鱼在水中翩翩起舞。
据了解,在莲麓镇像丁尕林、丁少华这样的奇石手艺人有很多,他们生在洮河边,长在洮河边,对奇石情有独钟。他们不仅以石交友,乐在其中,而且通过奇石走上了致富之路。未来,他们将继续深挖“奇石”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石、赏石,让“洮河奇石”成为康乐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来源:康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