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是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失眠,早已不是一个小问题。
你是否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是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失眠,早已不是一个小问题。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20%的人受失眠困扰,其中近半数为慢性失眠(持续超过3个月)。它不仅让人白天疲惫、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更会显著提升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甚至早逝的风险。
以往我们认为失眠主要与压力、基因、环境有关,但最近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在《General Psychiatry》(BMJ子刊) 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导致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 失眠不只是“脑子的问题”,更可能是“肠道的问题”
“肠脑轴”:连接肠道与睡眠的神秘桥梁
失眠的病因复杂,传统上认为是遗传、环境、行为等多因素导致大脑处于“过度觉醒”状态。但近年来,“脑肠轴”(Gut-Brain Axis) 研究大火——肠道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与大脑进行双向沟通,影响情绪、认知,甚至睡眠。
菌群如何影响睡眠?关键机制揭秘
肠道菌群能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如丁酸、丙酸)和神经递质前体(如血清素),这些物质可通过迷走神经等途径作用在大脑,影响认知和情绪通路。
- 婴儿肠道中丙酸水平高,睡眠更连续;
- 老年人SCFA水平高,反而睡眠质量差;
- 睡眠不足也会改变菌群结构,形成恶性循环。
双向因果关系:菌群失衡↔失眠,谁因谁果?
为了厘清“是失眠导致菌群变化,还是菌群引发失眠”,研究团队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MR) 方法——利用基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推断因果关系,避免传统观察性研究的混淆因素。
他们整合了超过38万人的失眠GWAS数据,以及近3万人的肠道菌群数据,进行了严谨的双向因果分析。
结果来了:这些菌群增加失眠风险,这些则保护睡眠!
增加失眠风险的菌群(14种):
- 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经校正后仍显著)
- 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 毛梭菌属(Lachnoclostridium)
- 阴性菌纲(Negativicutes)
- 月牙菌目(Selenomonadales)等
✅ 降低失眠风险的保护性菌群(8种):
- 粪球菌属1(Coprococcus 1)
- 乳球菌属(Lactococcus)
- 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
- 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 等)
关键菌群作用机制解析
其中,无害梭菌被确认为风险菌属,它能产生乙酸、分解色氨酸,影响神经递质平衡;而粪球菌1能产生丙酸,属于有益短链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睡眠稳定性。
失眠也会反噬菌群: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还发现,失眠本身会导致部分菌群丰度下降高达80%,另一些则增加4.4倍。例如:
- 萨特氏菌(Sutterella) 出现明显异质性;
- 臭杆菌(Odoribacter) 在双向分析中均显著,说明失眠与该菌群互相影响。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系统性地验证了肠道菌群与失眠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也为未来开发微生物组靶向疗法(如益生菌、益生元、饮食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未来展望:睡眠问题或可从“肠”计议
如果你正在被失眠困扰,除了放松心情、调节作息之外,或许也该关心一下你的肠道健康了,说不定就能从“肠”计议,找回一夜好眠。
科学改善睡眠,善泰为您提供全方位肠道健康解决方案,帮助您从根源改善睡眠质量:
肠道菌群基因检测-精准掌握菌群状况
采用国际领先的16s rRNA测序技术,全面分析您的肠道菌群构成,精准识别失眠相关菌群比例,为您提供科学的健康评估报告。
个性化益生菌配方-缺什么补什么
根据检测结果,为您量身定制专属益生菌组合,精准补充保护性菌株,有效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百岁益生菌-源自长寿老人的健康奥秘
特别添加源自中国百岁老人肠道的优势菌株,90%以上高存活率,耐胃酸直达肠道,更适合中国人体质,帮助改善睡眠、延缓衰老、调节免疫。
来源:善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