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夫妻俩渐渐发现孩子的“特殊”之处,汪美红的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丧夫的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17年的风雨无阻、6000多个往返的来回。
可当苦尽甘来,不料却是再次陷入舆论的开始。
从村民口中十恶不赦的“灾星”,到登上央视的“杰出”母亲。
同是一个人,为何在她身上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
而今一晃数年、被全村人排挤的她,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不幸的开端
什么叫:“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寻苦命人”?
在汪美红的身上,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1994年,随着一个噩耗的传来,汪美红的命运被全部改变了。
但在那之前,她也曾有过一段幸福平淡的安稳生活。
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里和当地所有的女孩一样。
学业完成之后,汪美红便开启了回家嫁人、相夫教子的生活。
那年,在亲友的介绍下,汪美红和丈夫喜结连理。
而没过多久,夫妻俩便在1990年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一举夺男、随着家人的喜不自胜,汪美红也成了功臣般的存在。
可这样的日子,却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夫妻俩渐渐发现孩子的“特殊”之处,汪美红的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们越看越觉得儿子的肤色和毛发有些不正常。
后来,他们更是发现孩子迟迟睁不开眼睛。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夫妻二人赶忙跑到医院。
但诊断的结果,却让他们等来了当头棒喝。
原来,孩子不仅得了先天性白化病,更是因此导致了双目失明。
面对这样的不治之症,除了好好抚养他长大成人,夫妻两人也别无他法。
只是经此一事,婆婆却对汪美红满是责备。
在她看来,定是她这个母亲有问题,才会生下这样的孩子。
可事已至此,汪美红也不想辩解,而后夫妻俩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要再生一胎。
在那个计划生育严管的时代,他们的情况得到了村里生二胎的允许。
两年后,夫妻俩不仅有了正常的宝宝,还一下得了个龙凤胎。
这让夫妻俩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为了让家里过上安稳的生活,丈夫便不辞辛苦的去外出打鱼。
眼看着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是得以安稳了,不料却传来了丈夫的死讯。
那天,丈夫像往常一样到海上捕鱼,可一着不慎、掉入海里的他便在也没有回来。
丈夫的去世让汪美红心痛难忍,但婆婆的做法却令她更加生不如死。
得知儿子死讯后,婆婆竟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汪美红身上。
不仅责怪她让丈夫一人担起养家重任,更是认为是她克死了自己的儿子。
在婆婆的渲染下,没过多久,汪美红就成了村里十恶不赦的灾星。
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们孤儿寡母又该何去何从?
突来的变故,让汪美红无所适从,面对村民的误解,她更是无力辩解。
可纵然接连遭遇不幸,却还有更加现实的问题在等待着她。
来不及沉寂在丧夫之痛中,生活就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大的四岁、小的两岁,看着眼前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为了让他们能活下去,汪美红只能将老大撇下,再带着两个小的出去干活。
上山采茶、下田插秧,可即便是累死累活干了一天又一天,挣来的收入都难以维持家里的开销。
看着女儿遭此境地,不忍她这样过一生的娘家人便劝她再嫁。
但谁又能容许她一下子带来三个孩子呢?
因为老大残疾的问题,不愿意弃养孩子的汪美红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家。
直到几个月后,汪美红得知齐云山需要挑工的消息,命运的转折也由此开始。
靠天靠人、不如靠己,既然再嫁无门,那就自己担起养家的重任。
就这样,在一群男挑夫的身影里,汪美红瘦弱的身躯成了一道风景线。
为了能让孩子过上安稳的生活,无法抛下孩子外出打工的她,当女挑夫成了唯一赚钱多的出路。
自打那以后,把孩子拴在桌腿上,风雨无阻的挑着重担走山路,成了汪美红日复一日的工作。
而这样的生活,她一过就是十七年。
20多万的公路、陡峭的山路,6000多个往返的来回。
在那些时光里,汪美红磨破了120多双鞋、用断了50多根扁担。
尽管她因此肩膀磨出血、手上都是老茧,但她却坚持着靠这份工作养活了一家人。
有个如此坚毅的母亲做榜样,汪美红的孩子们也很是争气。
2011年,汪美红的龙凤胎儿女一起考上了安徽的重点大学。
而他们的事迹,也逐渐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登上了银幕和舞台,汪美红的女挑夫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获得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登上央视讲述事迹。
就在众人都以为,汪美红终于要熬出头了的时候,等待她的却是新一轮的舆论漩涡。
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汪美红的经历被不断报道,顽强坚毅的她成了齐云山上的传奇人物。
而后,她的事迹不仅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上,她更是受邀来到了央视的现场。
可谁知这一去,回到村里的汪美红却遭到了全村人的排挤,这是为何?
虽然,之前汪美红在村里就经常遭人非议,但时间久了,总归是各不相干的生活。
但这次,看着汪美红竟上了报纸和电视,村里人慢慢眼红了。
都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在他们眼里,汪美红就是个克死老公的坏女人。
就算多年付出将孩子养大,他们也觉得是理所应当。
可经媒体一报道,他们眼里的“恶人”竟成了“好人”。
而后,她不仅在丈夫死了19年后,登上了央视,还在节目里被基金代表捐赠了30万。
看着节目里这样的情形,那些曾经对汪美红满是恶意的人便瞬间满是嫉妒。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他们不仅找到汪美红的公婆让他们去找汪美红要钱。
甚至还故意找茬、拦着她家后门的路不让她走。
无奈之下,汪红美只能花钱再开一条新路。
可即便如此,村里人还是没打算饶过她。
之后只要有人来采访,他们便会在后面大声造谣,破坏她的名声。
起初,汪美红也很是不解,怎么自己上了个节目也能遭到村里人的排挤。
后来,她也愤怒过、辩解过。
但不管怎样,别人始终都不相信她说的话,更不相信她没拿那捐赠的30万。
没看完节目的他们,根本就没发现这笔钱是捐赠给像她一样困难的母亲,而不是直接给了汪美红。
可人活着,不能只在意别人的想法。
现在,面对舆论汪美红一概不予理睬,毕竟、这些争执对她来说毫无意义。
好在,如今汪美红的龙凤胎已经工作,小儿子还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大儿子尽管仍是身患残疾,但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在上海也已有了一份按摩的工作。
而她,虽然在景区开通隧道后没了挑女的工作,但在政府的帮助下,汪美红在齐云山上经营了一家自己的小茶馆。
卖卖茶水和旅游纪念品的她,如今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自食其力、一人靠着瘦弱的身躯肩负起养活三个孩子的重担。
汪美红的经历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好在风雨过后会见彩虹,如今的她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参考资料:
婚姻与家庭杂志——挑山19年把龙凤胎送进重点大学,她却被全村人骂“坏女人”?
农村青年杂志——天下第一女挑夫汪美红:一条扁担挑起儿女成长路
澎湃新闻——“她”力量|“挑山女人”汪美红:苦难是日常,坚持自有意义
百度百科——汪美红
来源:情感大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