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广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2名来自越南广宁、谅山、高平、河江、海防等五省(市)及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的党政干部,来此参加第1期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
春日八桂,绿意盎然,繁花似锦。
3月25日,广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2名来自越南广宁、谅山、高平、河江、海防等五省(市)及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的党政干部,来此参加第1期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刻。
时值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广西从地方层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打造新质生产力合作前沿平台,落实好2025年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共识,深化与越南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广西与越南五省(市)及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共同商议在广西举办越南五省(市)党政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旨在推动两地技术共享、互学互鉴、探讨合作、展望未来。
这场高规格、专业化的学习培训,势必深化广西与越南的交流合作,对于服务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高位推动、高效落实
共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广西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窗口期”,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
本次越南五省(市)党政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从达成共识到落地见效,仅一个月时间。高效办成的背后,是广西和越南地方领导从地方层面推动中越两国务实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自治区党委领导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审定培训班方案,全程指导培训组织实施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安排均精心设计、严格把关。
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统筹推动越南五省(市)及时开展工作;越南五省(市)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从各自党政单位选派骨干人员参训。
万事俱备,只待宾朋。
3月25日至4月2日,来自越南五省(市)的党政干部,开启从越南奔赴广西的人工智能深度探索之旅——
“当前,广西人工智能已逐渐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在《人工智能的广西实践与未来展望》专题分享中,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局长赵志刚娓娓道来。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军,则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产业前沿与发展趋势》激情洋溢阐述观点,“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世界。”
“科技助力智慧赋能,杭州城市治理会越来越聪明。”在《AI助力智慧城市精细治理》专题授课上,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CEO申永生满怀信心。
……
在为期9天的培训中,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专题授课,每一个观点都经过精心雕琢,每一个案例都充满实战智慧。
台上讲得精彩,台下记得认真。
教室内,学员们专注的眼神在投影与笔记本(电脑)间流转,纸笔的摩擦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成知识跃动的乐章。
课上得好不好,学员说了算。
“课程设置质量很高,包括了很专业、深层次的研究。”谅山省教育与培训厅副厅长邓洪强给予高度赞誉。
“通过学习课程,能看到中国在AI发展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为我们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宝贵借鉴经验。”海防市科技厅副厅长武大胜充分肯定。
……
学员们言辞恳切的评价,让首次给越南友人授课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建明信心倍增。他说:“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越南在人才培养、科技协同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吸引越南等东盟国家人才来校留学。”
实地走访、实景体验
感受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为让学员对人工智能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双方一致商定,在专题培训班课程设计上,紧扣“理论+实践”教学模式,让学员们不仅“耳闻其声”,更要“眼见为实”,直至“心领神会”。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广西日报社的AI“应用超市”里,广西国际传播中心的越南语记者覃林清生动地向学员们展示:AI数字人如何穿梭于各行各业,化身数字播报主播、电商主播,轻松挑起重复性工作的重担,既省时又省力,更省钱!
“高平省和广西人缘相亲、地缘相近,相信两地在人工智能赋能科教文化领域方面具有极大合作潜力。”越南高平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科教文化处副处长阮氏梅说。
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润建股份有限公司,讲解员热情洋溢介绍公司在AI算法研发、智能平台构建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成果,以及如何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平台、AI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核心技术带来高增长态势。
润建股份基于DeepSeek打造的执法助手。
“我是第一次到广西,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在进行人工智能学习的同时,还非常幸运近距离了解广西的‘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广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阮英俊感慨,中国企业依靠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他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先进知识,借鉴更多先进理念。
竭力打造科创人才高地——
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主题展厅等地,学员们实地观摩“AI+”文旅、“AI+”交通、“AI+”医疗等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详细了解科研院所、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全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与有机融合的情况介绍。特别是在智慧教室身临其境感受“AI+”课堂同声传译,这样的东盟多语言处理AI系统,让学员们轻松跨越语言障碍,充分领略东盟小语种“翻译专家”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学习与沟通的效率。
越南河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吕庭田听得仔细、看得入神。他说,希望能将在这里学到的人工智能知识和人才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应用到河江省,进一步促进当地人才创新与技术发展,为越南的数字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
从应用场景到人才培养,学员们逐条逐项深入研究、充分交流探讨,进一步深化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掌握,力求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中越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实际行动。
探访旧址、重温历史
沉浸式体验中越深厚友好情谊
“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一曲《越南—中国》,唱出中越两国人民传承友谊的共同心声。
广西作为中国唯一同越南陆海相连的省区,双方有着许多守望相助、携手并进的故事,其中,在桂林市传唱着:
——那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步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胡志明与桂林”专题展区跃然眼前:一幅幅黑白历史图片、一件件古朴的历史文物,记录着越南前国家领导人胡志明同志与中国的深厚渊源。学员们凝神细观,倾听解说员娓娓道来,目光中满是敬仰。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图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那是用鲜血凝成友谊的故事。走进南溪山医院院史陈列馆,这里陈列了1968年到1976年收治的119批越南伤病员的出院留影等物品,在八年的援越历史中,医院救助了5432名受伤的越南战士,医务工作者为越南伤病员献血779220毫升,这是两国人民以鲜血凝结成的友谊。学员们缓缓穿行于展厅之中,不时停下脚步,深情注视着旧物件凝聚的峥嵘岁月印记。
——那是中越友谊传承的故事。位于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的越南学校纪念馆,是一座保存和展示越南留学生学习史、生活史的纪念馆,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缔造的中越友谊,也见证着中越年轻一代对友谊的传承。学员们仔细聆听讲解员对学校的历史渊源和革命事迹的讲述,共同感受跨越国界的深厚友谊。
……
在桂林,学员们不仅追寻了革命的珍贵记忆,同时也探寻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善治“密码”——在阳朔县鸡窝渡村,他们亲眼见证了昔日落后如“鸡窝”的小村庄,在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下,蝶变为繁荣兴旺的“凤巢”。
“每一次现场教学,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考察这些有意义的地方。”不少学员纷纷表示,这些生动的案例,为双方在相关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如今,随着培训班的圆满结业,越南五省(市)党政干部一行怀揣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途。
站在中越建交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深化落实中越人文交流年各项活动为契机,广西与越南五省(市)的兄弟情谊一定会更加深化、合作共识一定会更加凝聚、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广西愿秉持互利合作共赢理念,加强与越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共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让两国人民更好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愉悦、新体验。
报纸版面截图。
来源:广西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