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早新闻丨欧盟:提议放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08:26 1

摘要:◐《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力争到2030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温热泵、高效压缩机、新型制冷剂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新闻聚焦

◐《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力争到2030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温热泵、高效压缩机、新型制冷剂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热泵建筑应用面积和热泵机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热泵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国内新闻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4月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指出,上海市等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发布。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指出,紧密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大需求,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能源革命为核心,遵循专项实施方案,优化配置能源领域科技资源,持续践行新型举国体制,着力解决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和突出问题,发挥全局性、综合性带动作用,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坚强支撑。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据国家发改委网站4月2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4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

◐北京:力争2025年外调绿电规模达到400亿千瓦时。据中国新闻网4月1日报道,2025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超过99%,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26.3%,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约38万千瓦。

◐广东:2025年全年计划新建非高速公共充电站1306座、公共充电桩66045个。4月1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印发202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通知》指出,2025年全年计划新建非高速公共充电站1306座、公共充电桩66045个,超级充电站274座、超级充电终端492个,新建高速公路公共充电站20座、公共充电桩600个、超级充电站8座、超级充电终端21个。

◐四川:到2028年底建成600余座绿色矿山。据四川日报4月2日报道,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四川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到2028年底,四川将建成600余座绿色矿山,新建、改扩建、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协议签订率不低于80%;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

◐上海港开出全国首张船舶电子燃料交付单。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4月1日在上海洋山港以电子燃油交付单的方式为中远海运集团所属集装箱船舶“CSCL GLOBE”轮加注保税低硫船用燃料油约1300吨,这是我国首张船舶电子燃料交付单,也意味着我国首单全流程数字保税船舶燃料加注服务成功落地。

◐能源大通道大秦铁路展开春季集中修施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4月1日开始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施工,确保冬季电煤保供以来高负荷运转的线路设施设备迅速恢复性能状态,为迎峰度夏能源运输夯实基础。

国际新闻

◐欧盟委员会提议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委员会4月1日提出一项法规修订方案,提议在新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给予欧洲汽车制造商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项。修订方案提议的灵活性措施将允许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内,不按年度审核而是以这3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是否达到减排目标。此举将使车企在个别年份排放超标时,仍可通过其他年份的超额减排来平衡。

企业新闻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石化4月2日宣布,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推动我国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能源综合服务。

三峡集团:一季度累计发电约148亿千瓦时。据三峡小微微信公众号消息,一季度,三峡电站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机组运行正常,累计发电约148亿千瓦时,切实保障全国两会等关键时期清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截至3月28日,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运量突破22亿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