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进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3月17日,江苏省怀仁中学举办了一场以“倾听・沟通”为主题,以学生团辅课、家长团辅课、互动探讨、主题讲座等为内容的德育交流活动,锡山区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成员、德育(团队)联盟校代表参与
促进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3月17日,江苏省怀仁中学举办了一场以“倾听・沟通”为主题,以学生团辅课、家长团辅课、互动探讨、主题讲座等为内容的德育交流活动,锡山区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成员、德育(团队)联盟校代表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与德育、心育的深度融合。
互动体验,解锁沟通“密码本”。娄慧琳老师以日常咨询中的亲子沟通障碍为素材,带来了《亲子沟通PAC》的学生团辅活动。娄老师通过丰富又真实的案例和角色体验活动,以心理学 PAC 理论为支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情感共鸣,搭建沟通“连心桥”。围绕同一主题,刘谦老师以《用爱沟通》的家长团辅活动,引导家长深思亲子沟通现状,向家长们传递了“用爱沟通”的重要理念和“非暴力沟通”的实用技巧,引发了家长们的强烈共鸣。
多维探讨,绘制沟通“路线图”。团辅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不仅围绕团辅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还分享了各自在日常德育、心育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出谋划策。
“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感受与困惑,给予恰当且积极的回应,这一过程是师生心灵交融的过程,是从‘心’开始的沟通……”。在《倾听与回应:沟通从“心”开始》主题讲座中,校长张忠一从倾听与回应的重要性、倾听的策略与要点、回应的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倾听与回应在沟通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度沟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张忠一说,倾听与回应是沟通的核心要素,当教师以真诚之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回应学生的需求时,师生之间才能搭建起一座稳固且温暖的心灵桥梁。倾听与回应,是师生沟通中的重要价值元素,教师切实做到用心倾听、合理回应,才能提升师生沟通质量。
本次活动不仅为锡山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也为德育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促进家校共育搭建了稳固而有效的沟通桥梁。
“当倾听成为教育的基本功,当沟通化作育人的催化剂,我们正在构建更具温度的教育共同体,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心灵的相遇,为每个家庭点亮幸福的灯火”,一位教师在活动日记和感想中写道。 ( 孙斌 陶子)
来源:君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