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第一次,我拿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教育孩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23:58 1

摘要:“他创立比亚迪靠做电池起步,在二零几年收购秦川汽车,决心造车!刚开始跟同行几万几十万的销量,一个月就三万多辆,所以人家笑话他是-比三万!就这么沉寂了十年,自二零二二年开始,二零二三、二四年开始在电车上发力…”

晚上,爷俩聊天,孩子跟我倾诉自己的苦恼,再一次说出“穷人家的孩子很难成功”的论调!我回“怎么可能?”

孩子反问:“那你给我说说有谁?”

“王传福!”我脱口而出。我对孩子小小年纪比较消极的想法很生气,声音几乎是高了几个八度解释说:

“他就是比亚迪的创始人。早年父母双亡,后来考上大学。他比我年纪大,那时候大学生稀缺,国家还给大学生分配工作。”

“他后来在工作单位做到处级,但是在九几年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这工作要是给你爸,现在这个年纪可是份旱涝保收的美差。”

“他创立比亚迪靠做电池起步,在二零几年收购秦川汽车,决心造车!刚开始跟同行几万几十万的销量,一个月就三万多辆,所以人家笑话他是-比三万!就这么沉寂了十年,自二零二二年开始,二零二三、二四年开始在电车上发力…”

“如今的比亚迪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

因为是话赶话,在我仅靠记忆而概略复述王总的大致人生经历时,不能将他大学的名字、所学专业,以及具体的时间具体准确的说清楚。可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坚持认为王总的事迹,还是称得上别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榜样的!

对此,我还跟孩子强调,“你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一位考上清华的孩子,每天的伙食费只有十块钱的事吗?”

孩子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很难成功”的论调,也不是这次才暴露出来。早在上初中时,就袒露过。当时我就问他“这话谁说的?”孩子说是同宿舍的同学讲的,当时我就感到无比惊讶!

诚然,在现如今,这种观点几乎成了大人世界的各种悲观看法之一。但是通过各种渠道,或一些不上进的孩子之间口口相传,我感到很愤怒,也替他们惋惜!

哪怕就算最终成功是一场梦,难道在花季少年时,就不能大胆的去做一做吗?

之所以我对王传福的人生履历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也不排除人生的成功有贵人助力,就像有人当年扒比尔盖茨的父亲;成功有很大偶然因素。再有就是我之前大致读过一点杜月笙的人生经历。虽然杜不可能与王总同日而语,可是杜先是没了生母,后来生父又去世了,靠他父亲后来续的妻子拉扯长大。我特敬佩这位“后妈”,就记住了杜的这段…

我之所以将王杜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放在一起讲,就是内心认为——人这辈子千万不要辜负对自己好的人,不管这人谁?是叔叔婶婶也好,是后妈也罢,既然人家肯为你付出——就没有理由为自己的慵懒和不努力而找借口!

个人认为,就因为王杜二人都没有辜负,而且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应该值得他人去学习,作为榜样,像他们那样不信邪,努力让自己成功!

更何况,相比当下这个和平的年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谈“国运”,国家也不是没有不给你机会的情况下,却散播或轻信一些乌七八糟的观点,先举手投降了,可惜啊!

王杜二人,一个在太平盛世,一个在战乱纷争年代,也很具有代表性。假如我们再扩展开,例如朱元璋、曹操,乃至开创“大一统”先河的秦始皇嬴政;在近代力挽民族于水火,被年轻人称为“最强创业团队”的毛、朱、刘、周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以上这些伟大人物在当时面对的困苦——显然要比“读书”难不知多少倍!

例如三国时的曹操,元末的华夏大地,都已经混乱的没人烟了!面对西方列强的瓜分,国内纷争、战祸、割据的近代百年,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有何借口说“穷人家的孩子很难成功”?

人,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那点困难当做自己不能逾越的鸿沟,那显得有点太看不起自己!

承认自己不努力、不上进很疼;那些散播消极论点的人实属有罪!

来源:玻羊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