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南昌县:文明祭扫寄哀思,绿色清明树新风(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23:15 1

摘要:清明前夕,蒋巷镇组织文明实践员与党员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迎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维举措推进绿色低碳祭扫。

蒋巷镇

清明前夕,蒋巷镇组织文明实践员与党员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迎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维举措推进绿色低碳祭扫。

4月2日,垾上小学迎来别样清明课堂。志愿者现场制作传统青团,揉面、包馅、塑形,传承节日文化。学生们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青团,纷纷称赞“味道真不错”。

同时,志愿者入户发放《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200份,向村民倡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新型方式,耐心讲解“传统烧纸隐患多,鲜花祭扫更环保”的理念。各村通过网格微信群实时推送、大喇叭循环播报、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

泾口乡

4月2日,泾口乡杨芳村举办“寻味清明,情暖邻里”手工制作清明饼活动,吸引数十名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参与,以传统美食传承清明习俗。

活动现场,村民用新鲜采摘的水蒿为原料,分工协作完成煮蒿、揉面、塑形等工序,制作出圆润青翠的清明饼。老人们边揉捏面团边回忆往昔清明民俗,现场洋溢着温馨的节日氛围。志愿者将成型的饼胚煎至金黄酥脆,撒上白糖后分发给村民品尝。“外酥里嫩,甜中带香,是小时候的味道!”老人们品尝后连连称赞。

八月湖街道

4月2日,丰源淳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巧手绘纸鸢,清明寄哀思”主题活动,以手作风筝为载体,引导居民以文明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寄托哀思。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通过讲述重耳与介子推典故、寒食节忠义精神及清明农耕祭祀传统,向孩子们普及节日文化内涵。手工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竹条固定骨架、彩纸绘制图案,将思念之情融入画有爱心、云朵或家庭温馨场景的风筝中。

银三角街道

近日,银三角街道银良社区组织开展“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现场宣读《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居民采用网络祭扫、家庭追思、鲜花祭奠等环保方式缅怀故人。

为增强宣传实效,志愿者通过图文对比展示传统焚香烧纸与新型文明祭祀的差异,直观剖析不文明祭扫行为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的影响。

现场居民纷纷表示将转变祭祀观念。“以前清明都是烧纸钱,今年我准备买束鲜花祭祖。”居民刘阿姨在参与活动后表示。

塘南镇

4月2日,和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移风易俗传文明,绿色清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线上+线下”双轨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讲、网格群推送、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倡导文明祭祀、节俭殡葬及森林防火理念,获得村民积极响应。

活动现场,志愿者以通俗案例解析清明传统文化内涵,强调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号召村民通过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争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同步开展的入户宣传中,志愿者发放《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推广植树、插柳等绿色祭扫形式,强化“平安清明”意识。

南新乡

近日,南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祭扫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劝导”双线发力,着力构建健康、安全、文明的祭扫环境。

活动中,全乡各村(居)在公开栏张贴《文明祭扫倡议书》,组建志愿队伍入户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悬挂“文明城市靠大家 文明祭扫你我他”宣传横幅,倡导厚养薄葬理念。志愿者深入集贸市场、临街商铺,劝导商户及群众采用鲜花寄思、家风传承等低碳方式替代焚香烧纸,推动祭扫方式向精神文化传承转变。

同步开展的专项巡查中,志愿者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劝导不文明祭扫行为,确保文明、节俭、安全的祭扫要求落到实处。

编辑:胡敏悦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